中国城市步入功能建设新阶段

财经
2021
01/11
08:34
亚设网
分享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嘉华教授)

1月8日,重庆市经信委和四川省经信厅发布《关于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公告》,公布了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单。此举将进一步增强成渝两地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行为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项目建设、制度建设和功能建设。在时间轴上,这三个方面有先后和重点之分。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的一线城市,还有几座新一线城市,如成都、杭州等,都表达或再次表达了加强功能建设的强烈意愿,并付诸于具体行动。

坚持市场主导

项目建设始终是城市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集中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等方面。根据中国经济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项目建设仍将是未来较长时期,城市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民生需要的重要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政府适应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不断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尤其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消费驱动的转变,工作重心开始向制度建设转移,“放管服”改革和改善营商环境就是其中的标志性工作。至此,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成为城市政府的两个抓手,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在项目建设、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城市政府,主要指超大、特大城市政府,即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政府,高度关注以现代服务业和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功能建设。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数字化和数字经济,也是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建设是在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专业化分工和创新驱动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现代服务业或者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城市的服务功能。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产生了巨大的生产性服务需求,生产性服务供给又有着显著的集聚特征。创新驱动则要求人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起主导作用,进而对教育、文化、治理、传播和智库等城市软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因素的叠加,促使超大特大城市在功能建设上都作了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实施举措。

现代服务业即生产性服务业,有着集聚和规模的双重要求,故主要存在于大城市。这里的集聚和规模,有着来自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突出需求牵引,强化供给创新,聚焦关键环节,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城市核心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功能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正在融入数字化即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数字贸易的元素,出现服务化与数字化并举的态势。在促进服务化向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功能建设方面,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将有新的积极作为。

城市的服务功能与其软实力密切相关。城市软实力主要与教育发展、区域文化、治理能力、媒体传播和智库参与等有关。这里,主要阐述软实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教育发展和区域文化。

人力资本,人力意味着劳动,但不是简单劳动或重复劳动,而是技术劳动和管理劳动。当人力资本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门,其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得以彰显。中国科技大学对合肥声谷产业的崛起,电子科技大学对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好大学、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绝佳例证。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文化影响城市软实力的最佳案例是深圳。特区、移民和区位这三个关键性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形成了深圳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区域文化,由此构成深圳独特的文化优势。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来的深圳特区,建构了特殊的体制,形成了自己的制度文化。因为大规模移民,出现了大量的新创公司,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文化(300336,股吧)。深圳地处珠三角,广府文化的务实精神影响至深。

在笔者看来,以生产性服务业、数字经济和软实力为主要标志的城市功能建设,将在新发展阶段为中国社会经济实现大跨越创造坚实的基础性条件。聚焦功能建设,以功能建设引导与其配套的各方面建设,将是未来一个时期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