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上广”不再是国内顶尖学府的毕业生的唯一首选,但华为以及诸多互联网大厂的吸引力依旧巨大。
近日,多家高校发布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下称“报告”),公布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热门就业行业、重点就业单位人数等数据。在反映出顶尖学府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的同时,也能折射出当下的就业形势。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教育部公布的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进行报告的统计,截止到1月14日,共有1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公布了报告,根据教育部名单顺序排列分别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
“一带一路”沿线就业受青睐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10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发现,母校所在地以及周边地区属于各校毕业生的首选。而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不少高校在2020年报告中强调,“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导向区域已成为毕业生就业去向热门地。记者根据各高校在就业质量报告中披露的就业行业人数占比数据统计发现,统计的10高校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教育业成为了上榜高频就业行业,而卫生和社会工作、金融业也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热门选择。
(数据来源:各高校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表格整理:贺觉渊)
杨国庆指出,毕业生竞相追逐的热门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收入行业,二是高稳定行业。像信息行业、金融行业都属于高收入行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都属于高稳定行业。而制造业、教育业由于行业规模特别大,需要人员特别多,因此客观上也会成为吸引巨量人才的行业。
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行业的选择,也能够从毕业生在重点单位的就业人数反映出来。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的就业单位数据显示,本校毕业生在华为的就业人数都远超其他单位的就业人数,分别达到402人、326人和187人。此外,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也是多个高校的热门就业单位。
汪张明认为,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全面铺开,新基建的全面实施等政策措施的影响,传统的专业及培养模式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市场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科技、民生相关专业需求强劲将成为必然。
(数据来源:各高校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表格整理:贺觉渊)
此外,从高校毕业生在华为、腾讯和字节跳动的就业学历来看,硕士生、博士生的就业人数整体高于本科生就业人数。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华为就业的毕业生中,本、硕、博学历的就业人数分别为21人、334人、47人。
在杨国庆看来,人力资本投入与薪酬水平呈正相关,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学历越高就业越高端的现实,势必会对当下的考研热形成刺激。走学术道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但通过提升学历从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水平,却成为很多毕业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目前我国硕博逐年扩招,尤其是专业硕士规模扩大,也是顺应这个趋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