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服务需找准关键领域入手

财经
2021
01/15
10:35
亚设网
分享

主 持 人:《金融时报》见习记者 左希

特邀嘉宾: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曾刚

日前,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2021年金融领域热点问题接受采访时提出,要“持续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商业银行扩大‘三农’、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投放。鼓励银行综合评价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水平,降低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新的一年里,银行业如何落实好上述要求?特别是,降低对抵押担保的依赖,银行应当怎么做?就上述问题,近日,《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金融时报》记者:去年6月份,人民银行就提出要“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您如何评价商业银行在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方面的进展?未来一年里,银行业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进一步强化?

曾刚: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其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续贷余额分别较2020年年初增长31.34%和50.33%,中长期贷款余额较2020年1月末增长11.79%。此外,数据还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银行业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5.88%,较2019年下降0.82个百分点。在贷款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利率大幅下降,说明在监管政策引导和银行机构的努力下,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未来看,除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加大资源投入外,商业银行需要将重点放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来增强服务小微企业能力上。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实践看,商业银行前期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带来了明显的外溢效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广大银行业机构在提升自身智慧经营和线上转型能力的同时,按照政策要求,利用线上渠道,采取各类便利化的信贷支持举措,为防疫抗“疫”和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抓住需求端的变化趋势,在以往数字化转型成果的基础上,从服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出发,积极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和贸易链,打造产业链金融生态,创新金融服务场景,以实现金融科技与业务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金融时报》记者:易纲提出,新一年要“支持商业银行扩大‘三农’、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投放”,那么银行业该怎么做?

曾刚: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年。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2021年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对金融业而言,要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好的支持,就需要围绕实体经济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产业金融。要支持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核心是制造业升级,未来一段时间,金融资源配置需要适度向制造业倾斜。当然,金融资源向制造业的倾斜,并不简单是制造业贷款规模的扩张,同时,也应该伴随着业务模式的创新。在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或供应链金融场景,这将成为未来产业金融发展的主要路径。

二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重点在于小微企业与“三农”服务。一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并提升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落实就业优先宏观政策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小微、“三农”业务与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也会为银行机构创造巨大的潜在市场。

三是绿色金融。“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今年1月4日,人民银行召开的工作会议明确,要在2021年“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政策层面的这些变化,为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将提供极为广阔的空间。对此,银行业机构需要积极加强相关领域研究,探索可持续的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

四是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等要求。金融要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除了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多种金融手段的结合(特别是投贷联动),以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在这方面,除了金融机构的探索以外,监管层面也应根据投贷联动等金融业务模式的特征,建立起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为科技金融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金融时报》记者:综合评价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水平目前存在哪些障碍?如何才能破除小微企业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曾刚: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提供小微企业信贷时面临的最大障碍。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银行才不得已借助抵质押物,将其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以缓释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损失。因此,从根本上讲,要破除对抵质押物的依赖,就需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入手。

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识别、评估技术,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疫情防控以来,无接触贷款发展迅速,但违约率仍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就已经充分反映了大数据风控的有效性。不过,目前的实践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数据基础仍然不全面,众多对信用风险分析有用的数据(特别是政务大数据),仍然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没有打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难以被有效利用;二是部分互联网数据(包括网络平台交易数据、客户行为数据等),在头部机构形成了一定的垄断,由于这部分数据的收费越来越昂贵,变相抬高了大数据风控的成本,进而也会抬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鉴于这样的问题,对监管机构而言,未来一方面要推动政府大数据平台的打造,实现政务数据的统一以及与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更充分地发挥大数据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数据垄断、数据使用等领域的监管,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在提高数据开放性和使用效率的同时,打破数据垄断,降低数据使用成本。

(李悦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