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就业市场受到了新冠疫情的重大冲击。在经济快速恢复和稳就业政策“应出尽出”的拉动之下,到年底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等指标都好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的2020年宏观经济数据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2020年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六稳”“六保”落地显效。在经济恢复和就业优先政策的支撑下,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比预期900万人的目标增长了不少,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都在预期目标之下,说明去年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各级政府、各市场主体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居民就业得到了保障,2020年12月份,全国25~59岁就业主体人口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回落至上年同期水平;1~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了9.8%。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全国新增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均超过了预期目标,尤其是25~59岁的主体人口失业率4.7%,回落到2019年平均水平,低于城镇失业率,这些良好成绩的取得非常难能可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尽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86万人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数量规模仍保持在高位。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稳定恢复,新冠肺炎期间较高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也逐步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从就业市场的情况来看,在线招聘的职位总量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大幅上升。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对第一财经称,2020年全年,企业在该网站发布的招聘职位(去重)总量超过1350万个,约等于2019年总量的九成,但第四季度招聘职位总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显示出国内雇主的招聘行为在经历一二季度的阵痛和犹豫期后重新走上了正轨。
中国经济重现发展活力是就业指标向好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在2020年初出现断崖式下滑,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增长恢复,年内实现正增长有效支持了稳就业、保就业。
张成刚认为,消费回暖,投资增速稳步回升,进出口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创历史新高,2020年中国外贸“V”型反转,带动了2020年下半年制造业就业需求大幅度上升。
政策因素也是推动就业市场稳定的重要原因。我国政府稳就业政策措施“应出尽出”,对于克服2020年新冠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冲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姚凯认为,我国通过加大体制内就业、有效促进市场就业,大力支持零工经济、在线虚拟就业、平台型就业等新型就业形态,鼓励高校研究生扩大招生等各种渠道促进就业,使得我国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发展。
张成刚还称,我国政府从市场主体、财税金融、工作创造、职业培训、劳动权益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各项稳就业措施,为支持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助力,极大缓解了就业市场的压力。
随着各项保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姚凯认为,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状况仍然需要高度关注。当前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出农民工数量都在减少,说明农民工在建筑业等传统产业低迷岗位减少,农民工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民工老龄化加剧等现象也值得关注。我国高校要高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就业体系建设,不仅要扩大招生数量,更要重视学生可雇性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