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警报”正式解除 明发集团复牌首日股价断崖式下跌

财经
2021
01/21
04:31
亚设网
分享

“退市警报”正式解除 明发集团复牌首日股价断崖式下跌

1月18日上午9时,停牌近5年的明发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0846.HK,以下简称“明发集团”)于香港联交所恢复买卖。但复牌首日,公司股价暴跌,截至收盘跌幅高达61.38%。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复牌第二日开始,明发集团股价迎来转机:1月19日上午9时,明发集团股价“触底反弹”,小幅抬升报0.75港元/股。截至下午收盘报0.790港元/股,较前一日涨8.22%。1月20日,其股价乘胜追击,盘中最高价达0.930港元/股,截至收盘报0.85港元/股,较前一日涨7.59%。

公开资料显示,停牌期间,明发集团增长乏力、利润下滑,且频繁高息举债,引发投资者对于公司经营情况及流动性风险的担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成功复牌的明发集团走出了“复活”第一步,但在疫情反复及“三道红线”之下,明发集团想要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仍非易事。

复牌首日股价暴跌逾60%

停牌近5年后,明发集团“退市警报”近日正式解除。根据公司于1月15日发布的《达成所有该等复牌条件及恢复买卖》公告,公司“复牌条件已告达成”,可在1月18日于香港联交所恢复买卖。

但复牌首日,公司股价表现不力,开盘价报1.76港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停牌前每股1.89港元)跌6.88%。之后明发集团股价持续走低,盘中一度下跌63%。截至当日收盘报0.73港元/股,跌幅达61.38%,总市值44.48亿港元。

官网资料显示,明发集团创始于1994年,是一家以城市运营为核心,以商业地产、住宅地产、酒店经营为支柱产业,涉及工业、商贸、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现代集团企业。2009年,公司登陆港交所,成为继宝龙地产、禹洲地产之后在香港上市的第三家厦门民营房企。

2016年3月17日,明发集团在刊发2015年度业绩公告时,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告知明发集团,因其未能对明发若干股权转让、销售交易以及多项与其他公司具资金流动性质的事宜取得足够且适当的审核凭证,故对其2015年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

因此,2016年4月1日起,明发集团被暂停于联交所买卖,港交所要求其在停牌期间须回应2015年年报审计疑点、处理2015年年报中审核保留意见、告知公司重大事项、刊发所有未刊发年度财报,方能达到复牌条件。

对于复牌一事,明发集团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2018年8月1日港交所正式发布修订版的《上市规则》后,明发集团才加紧复牌动作。据悉,修订版《上市规则》中有一条规定,持续停牌12个月或以上的公司,若未能在生效日期起计12个月內复牌则或会被除牌。也就是说,如果明发集团未能于2019年7月31日前达成全部复牌条件,并令港交所信纳而恢复股份买卖,则港交所将展开取消该公司上市地位程序。

2019年至今,明发集团相继公布内部监控缺陷、补救措施、实施进度,以及披露最近三个财政年度各份年报及中期报告。据上述《达成所有该等复牌条件及恢复买卖》公告,于2019年7月16日、7月26日及2020年7月17日,明发集团分别向联交所呈递复牌报告、补充报告及第二份补充报告;2020年4月27日、9月3日、9月16日、10月23日及11月13日,还就联交所发出的书面查询提交了详尽的书面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4月,港交所为明发新增三个复牌指引,聚焦在明发的内部管理上,要求明发显示设有充份的内部监控,显示对管理层及相关具有影响力人士在诚信上的监管,并显示所有董事均符合胜任上市发行人董事的标准。而自2020年4月开始,明发集团实控人黄焕明、执行董事黄丽水等黄氏家族四兄弟相继离开一线管理职位,换林家礼、钟小明等职业经理人登场,显示出“去家族化”的决心。

停牌近5年后已被边缘化

事实上,成功复牌后,明发集团仍无法回避近年销售增长乏力、融资渠道受限、利润下滑、人员流失等诸多难题。

从业绩方面来看,明发集团过去几年停滞不前:2016年,公司合约销售额从前一年的52.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7.65%至140.0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但2017-2019年,合约销售额分别为125亿、163亿元、113.1亿元,业绩波动幅度较大。而在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明发集团上半年仅实现合约销售额43.22亿元,同比减少18.71%。

2016-2019年,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11.69亿元、10.24亿元、8.55亿元、9.52亿元。不过,2020年上半年为7.53亿元,较2019年同期上升80.0%。

停牌期间,明发集团的流动性危机也颇为令人担忧:2019年末,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历年来首次净流出状态,同期账面资金下降3成以上,短期债务告急。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的负债总额达到578.12亿元,资产负债率76.72%,较年初降低1.25个百分点。同时,截至2020年6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除外)为31.17亿元,但公司须在一年内及一年后偿还的借款分别为50.689亿元和7.616亿元,现金尚未能覆盖一年短债。

为此,公司只能发债求生。但由于长期停牌,明发集团在融资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近年所发行的境外债利率颇高。

其中,2020年6月,明发集团发行了一笔1.76亿美元债券,按年利率22%计息,要求于2020年12月初兑付。如果逾期,票息将上浮到32%,为迄今亚洲债券公开市场的最高融资利率;就在1月15日宣布达成复牌条件的同一天,明发集团还透露已于2021年1月13日完成发行8900万美元、按15%计息的债券,该债券于2021年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5月,明发集团发行了一笔最高2.2亿美元的3年期债券,利息为11%,用于偿还若干现有债务及用于一般企业用途。但在2020年5月,该笔债券未能如期兑付,构成了实质性违约。

与此同时,受制于资金紧张,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约120万平方米,同比仅增长5.6%。截至2020年6月,公司应占土地储备为2250万平方米,包括133个项目。

对于“再出发”后如何提升股价、化解债务压力、缓解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明发集团公司邮箱,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记者又拨打了厦门公司电话,接听人员称可向公司位于南京的总部联系。但明发集团南京总部的接听人员告知《华夏时报》记者,公司现在没有品牌工作人员,并强调“不需要与外界沟通复牌的事情”。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销售增长乏力、资金链紧张等问题的存在,想要再度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仍困难重重。不过,明发集团成功复牌已经走出“复活”第一步,对于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而无疑是重大利好。

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认为,“复牌至少说明对于危机、风险的解除具有积极作用,至少对投资者给予了这样的信心”。中国企业家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眼下明发集团成功复牌交易,对于公司的市场形象与企业信用恢复是一个较好的契机。当然,“财务造假存疑”、“创始人离任”等问题,还需要明发集团给出合理的澄清,以及以稳定的业绩与运营实践对资本市场疑问作出答复。

柏文喜乐观表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疫情反复及“三道红线”严控房企融资),明发集团的复牌带来了转机:“毕竟明发集团拥有相对优质的资产与可持续的业务,再加上上市公司的地位,如果以复牌为契机将公司经营纳入正轨,明发的未来还是有较大的可想象空间的。”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