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媒体名称头版头条中国证券报流动性投放“变奏” 央行精细调控资金面上海证券报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发力 畅通枢纽支持科技创新证券时报国企挂靠江湖调查:百来万挂靠假央企 掮客“助力”瞒天过海证券日报1800万新投资者入市 提升A股“信心指数”21世纪经济报道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支付账户限定自然人 反垄断措施仍需细化人民日报政府采购 多方共赢经济参考报开局之年稳经济 政策加力护航中小企业第一财经日报非银支付监管首提反垄断 巨头们会受影响吗中国证券报
流动性投放“变奏” 央行精细调控资金面
近两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此前“高频少量”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但背后的政策意图一脉相承。1月20日,央行开展了2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单日逆回购操作量创近3个月新高。此前一周多,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高频少量”态势。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字当头的要求下,精细调控将是货币政策最大特征。而最新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也预示着2021年呈现“宽货币、紧信用”的政策格局。
瞄准三大关键词 多地“十四五”路线图明晰
中国证券报记者1月20日梳理发现,在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及多地关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科技创新、新基建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成为热词。分析人士表示,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各地在科技创新、新基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加大布局力度,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奠定基础。
央行: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措施 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1月20日发布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条例》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未遵循安全、高效、诚信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影响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建议采取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停止实施集中、按照支付业务类型拆分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措施。《条例》起草说明介绍,《条例》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丰富监管手段。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措施。
两市首份年报出炉 资金关注绩优股
1月20日晚,两市首份2020年年报出炉。沃华医药1月20日晚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16.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86.72%。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上海证券报
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发力 畅通枢纽支持科技创新
过去一年,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优化顶层设计、全面启动质效改革,新三板综合改革、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科创板制度规则优化、转板制度出炉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让多层次资本市场补齐短板,逐步形成协同互补、错位发展、有机互联的新格局。
中国成为全球跨国投资“避风港” 去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逆势增长
“2020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逆势增长,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缩减、自贸试验区再度扩围、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式启航……2020年我国在成为全球外资“避风港”的同时,开放举措也持续推出。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更多优质外部要素资源参与国内大循环。
税收数据印证经济复苏 新动能加速释放
记者昨日从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获悉,2020年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完成136780亿元,同比下降2.6%,圆满完成财政预算安排的税收收入目标。
LPR报价九连平 短期内有望继续持稳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连续9个月“原地踏步”。1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最新LPR报价,1年期LPR报3.85%,5年期以上LPR报4.65%,两个期限品种报价均与去年12月持平。展望未来,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内LPR将继续维持平稳。
证券时报
国企挂靠江湖调查:百来万挂靠假央企 掮客“助力”瞒天过海
花个百十万,民企变国企,这样真真假假的“挂靠”戏码为何仍在持续上演?最近两个多月,证券时报记者暗访国企挂靠市场,发现多家大型央企的下属公司被中介机构或掮客明码标价。他们声称,少则七八十万,多则数百万,就可以把一家民营公司的股东背景变为国有性质,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信用。
证监会扩容随机抽查清单 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近期,为贯彻落实新《证券法》,证监会对《中国证监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进行修改。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对抽查事项进行动态调整。据了解,该清单新增“首发企业检查”、“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检查”、“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从事证券基金服务业务检查”。与此同时,监管层还对部分抽查事项的比例进行修改,比如评级机构从事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检查的抽查比例下限有所提高,下限从10%提高至20%。
高溢价港股ETF逆市大跌 给“热钱”上了一课
港股市场火爆,资金大举买入港股类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在各类市场资金追捧下,港股类ETF一天净流入资金就高达42亿元,部分产品出现了高溢价。然而,套利资金集中交易,高溢价回落,导致部分港股类ETF大跌。
摘掉挂靠企业“红帽子”已是当务之急
前有中铁系40亿私募爆雷,后有众多名义上有国资背景的P2P网贷平台跑路,冒名挂靠国企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谓不严重。然而,时至今日,央企、国企挂靠市场却依然活跃:可选资源丰富、明码标价、全流程代办,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在此灰色链条下,挂靠的“假央企”、“伪国企”数量迅速扩张,并顶着央企、国企的名头招摇撞骗。
证券日报
1800万新投资者入市 提升A股“信心指数”
每天新开户投资者近5万,全年新增投资者1802.25万,同比增长36%……这是2020年A股市场新开户投资者的最新数据。这组数据不仅是投资者信心的体现,也从侧面印证了去年A股市场的“人气”。
2021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引期待 专家建议抓住RCEP、碳排放达峰等契机推进高水平开放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方面的改善,国家发改委推动了一批改革事项出台落地。其中,修订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引市场关注。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修订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
超2.5万亿元减税降费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制造业和民营经济最受益
1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表示,2020年,税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举措,确保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全年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过2.5万亿元,圆满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减负目标。
反垄断成监管高频词 A股投资者相关问询增多
近年来,反垄断被多个国家重要会议和多部门频频提及。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涉及反垄断的话题关注度提升。《证券日报》记者据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梳理发现,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截至本月20日,在80天里,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涉及反垄断的问答合计54条,环比增约2倍。上市公司对此类问题亦高度重视,回复率接近100%。
人民日报
政府采购 多方共赢
2019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067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0%和3.3%。政府采购制度不仅规范和节省了财政支出,也承担起更多政策功能,有力支持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随着政府采购规范性、透明度的不断提高,对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促进政务公开都有着直接推动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支付账户限定自然人 反垄断措施仍需细化
1月20日,人民银行官网显示,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防范支付领域金融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一环。2010年6月,人民银行制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奠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监管基础。
南下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入超200亿 投资者争议“定价权”逻辑
1月20日,港股通南下资金净流入再超两百亿港元,为连续第三日净买入额超200亿港元。南下资金疯狂涌入的另一面,市场却陷入了一定分歧,当日港股ETF一改昨日的涨势,盘中触及跌停,最终收跌9.88%,港股通50ETF则收跌6.7%,上港股通ETF跌5.6%,恒生ETF、恒生指数ETF均跌超过4%。有市场人士认为,南下资金确实在扮演定价权的主要动力,但也有投资者对记者指出,目前投资机会或仍在A股。
经济参考报
开局之年稳经济 政策加力护航中小企业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持经济平稳向好态势,护航中小企业发展仍是重要一环。从将修订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到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物流、用能成本,从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再到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近段时间,系列助企惠企强企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外贸回稳创新高 拓展开放新格局
海关总署最近发布了2020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疫情冲击,我国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持续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不懈努力下,外贸整体趋势回稳向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第一财经日报
非银支付监管首提反垄断 巨头们会受影响吗
非银行支付市场迎来重磅监管政策。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罕见提出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明确界定相关市场范围以及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LPR连续9个月原地踏步 流动性将迎周期性拐点?
2021年首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1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前期持平。这也是LPR连续第9个月保持不变。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