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黄鑫宇)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1月21日下午开幕。来自经济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促进首都数字经济发展的提案》。为加速北京地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争做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他提出“畅通数据要素流通过程”等三方面建议。其中关于数据收益的分配,郭田勇认为,可以将数据流通运转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增值归为北京市财政收入。
“由于数据要素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且数据从采集到交易平台构建到数据安全监管都需要北京市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在郭田勇看来,数据价值增值归入市财政的做法,“既能够减少数据收益权确权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又可以提高数据要素的流通效率。”
大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和社会基础性战略资源,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人民生活都有着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因此,作为首都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要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必须对大数据建设与发展作出不一样的努力。
而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时间早、潜力大、基础好,已经汇聚了一大批从事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为发挥北京的首发优势,郭田勇提出三方面建议:
首先,关于畅通数据要素流通过程,在他看来,这是奠定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除了在数据确权的过程中主要解决好数据收益的分配权问题外,应建立全面规范的数据信息采集制度和采集平台,在采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处理好涉及国家安全、敏感领域、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数据的采集问题;同期处理好数据采集平台的安全性问题,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泄露。“目前来看,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加密技术安全性高,技术成熟,可以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采集平台。”郭田勇介绍道。
同时他亦提出,应建立公开透明、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及数据要素的再利用机制,以减少数据资源的浪费。
其次,关于构建融合、连通不同的数据平台,郭田勇认为,建立这一平台的目标是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提供精准有效的数字经济服务。
“从建立平台到获得数据流量再到提供精准服务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成功案例中得到验证,2020年以来暴发的新冠疫情更是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进程。”他举例道。为此应在数据输入与输出的两端完成整合与构建工作。
在数据输入端,要加快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即“北数所”)的建设进程,以北数所为核心,对北京市内其他类型的数据平台,如北京市政务服务平台、“创信融”金融大数据平台、北京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等平台进行数据融合,对北京市外的大型数据平台进行连通,形成“1+N+N”的平台融合与连通模式,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数据输出端,可以采用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制形式,根据不同数据类型成立不同的数据公司,例如金融数据公司、消费数据公司、医疗健康数据公司,数据公司既可以在数据资产的定价、交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为数据需求公司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服务,实现数据资产的市场化应用。
最后,关于探索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建设,郭田勇将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风险问题进行总结,认为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运营风险、消费者保护、经济欺诈四大领域。对此他提出,应出台相应的监管制度,并加强监管落实。
在数字经济的监管过程中,应扩大“监管沙箱”模式试点范围,并将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等更多最新技术,应用到“监管沙箱”试点过程中,以提高金融科技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实现效率提升和监管的动态均衡。
此外,郭田勇亦认为,在探索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科技(即RegTech)的应用。“以北京市金融安全产业园为依托,探索北京监管科技平台的应用,未来数字经济创新将更多以场景化创新的方式出现,监管科技的侧重点也需要向场景化监管倾斜。”他具体解释道。
“新兴事物的行稳致远,都离不开监管体系的保驾护航。形成合理有序的发展和竞争秩序,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实现数字经济行业的基业长青具有重要作用。”郭田勇这样看待在发展数字经济同时加强监管的意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项玲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