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不断减少,其对新车销量激励作用也在持续下降,部分车企将推出更多续航里程300公里以下的无补贴车型。”1月18日,威尔森市场分析师吴玉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最后一天,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同时,2021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发布,可以平稳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实现新能源汽车较快增长。
补贴退坡倒逼企业降成本
与往年相比,2021年新能源补贴新政没有设置“过渡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2020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中就已经明确了今年的补贴标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已经有心里预期,所以不设过渡期是合理的。”崔东树表示,由于没有“过渡期”等概念,2021年整个新能源车市将呈现稳定、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累计销量可达到180万辆。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下滑。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20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并提前明确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通知》显示,续航大于400公里的纯电动车补贴为1.8万元;续航300~400公里车型补贴为1.3万元,续航小于300公里车型无补贴。同时,车辆补贴前售价需在30万元以下(换电模式除外)。
“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出,如何降低成本已成为国内各车企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
威尔森方面则认为,在补贴退坡已有预告且退坡幅度小的情况下,整车厂家进行上调车辆指导价抵消补贴退坡的可能性较小。
相较私人乘用车,公共领域车辆补贴退坡幅度偏少。《通知》提出,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等车辆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同时,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这是一个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机。”崔东树认为,通过公共交通领域先行,能使出租网约行业及城市公交等公共领域车辆的电动化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通过网约车和出租车等高频充电产品的增量,能够推动城市充电桩的普及和充电服务行业的发展。
标准变更利好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补贴退坡的同时,2021年新能源补贴新政并没有在产品技术指标门槛上提出更高要求。《通知》明确,购置补贴政策维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续驶里程、能耗等技术指标门槛不变。
“2020年(的新能源补贴)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已有了大幅提升,加上疫情的影响,如果今年再次提高技术门槛,无论对企业还是行业整体发展来说,都会有很大压力。”吴玉婷分析称。
虽然补贴的产品技术门槛未发生变化,但从2021年起,新能源汽车试验方法标准将更新,由现行的NEDC(欧洲续航测试标准)变成WLTC(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NEDC测试路况与人们日常驾驶情况不一样,而WLTC测试方法更贴近消费者日常生活驾驶习惯,测试里程数更真实。”北京氢华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伟斌表示。
“测试方法的改变,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对企业来说会带来一定压力,但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许海东告诉记者,测试标准的改变,能让消费者有更好的驾驶体验,更切合消费者实际驾驶需求。对于车企来说,新测试循环标准的推出,将倒逼企业开发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势力造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此前车企注重车辆续航里程,是因为补贴对车辆续航有严格要求,但随着补贴大幅退坡,补贴额度越来越低,车企将更注重市场对车辆续航的实际需求。“对于我们来说,测试方法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上述新势力造车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不过,因2021年处在新老测试标准的过渡年份,并且WLTC测试标准目前还未正式对外公布。《通知》明确,新标准发布实施前,按照老标准进行检测的产品,只要符合补贴政策技术门槛要求,均可按规定享受补贴。
工信部方面也表示,考虑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采用新的试验方法标准,对部分车辆产品的技术指标值将造成影响,为保障新老标准平稳过渡衔接,对按照新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产品,按同等技术难度,合理规定续驶里程、能耗等技术指标门槛值要求。
加大车辆安全监管力度
“虽然补贴新政明确对产品技术门槛保持不变,但在车辆安全监管方面却提出了更高要求。”吴玉婷表示,这是在车辆质量安全上的一种技术提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频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被公开报道的新能源乘用车自燃事件达27起。同时,伴随造车新势力销量的不断攀升,2020年新能源车的召回规模也在扩大。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理想、威马、极星、零跑5家造车新势力共发布8起召回公告,累计召回问题车型共计约4.64万辆,召回数量比上一年增长145.42%。
工信部方面表示,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安全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基于此,2021年新能源补贴新政增加了“落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缺陷调查及主动召回”的规定。
《通知》提出,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门行政处理处罚的,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不主动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门责令召回的,视程度予以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机制,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运营、报废等全流程监管,对于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开展跨部门联合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新能源补贴新政也再次强调了补贴的规模门槛,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购置补贴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10000辆、1000辆。
此外,2021新能源补贴政策还提出加强汽车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以及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非常低,部分企业不仅没有贡献,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市场资源,浪费了很多的产业资源。”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处长吴卫曾公开表示,这些企业如果不清理的话,优质企业就很难有充分施展的空间,新的企业很难有进入的空间。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