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财经
2021
01/23
16:34
亚设网
分享

 

第377期 | 2021/01/23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新闻听着看,动态看,猛戳关注【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视频号】△△△

“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降落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月22日上午,龙泉山以东,川航“成都大运号”空客A330-300缓缓降落,成为“造访”天府国际机场的第一架民航客机。

飞机仍在滑行,两侧早已就位的消防车喷出巨型水柱,以民航界最高礼仪——“过水门”仪式,迎接它的到来。

随后,国航、东航、祥鹏航空、成都航空及南航客机相继落地。这标志着天府国际机场试飞工作正式启动,迈出“飞起来”的关键一步。

根据计划,天府国际机场将于今年6月30日前投用。继北京、上海之后内地第三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2021年1月2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启动试飞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如今,机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是大量资源要素集聚、交换的枢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成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用好“双机场”和国际铁路港的比较优势,畅通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循环。

不沿边不靠海的成都,正以不断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一个崛起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正待凌空展翅。

投用在即,准备起飞

阳光打在半空中的“水拱门”上,水滴折射出彩色的斑斓。

10时10分10秒,川航客机完成18分钟的旅程——从双流国际机场起飞,在天府国际机场降落,“十全十美”。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两边高压水枪朝45度方向相对喷水,两道弧线搭起一道拱桥。A330-300保持着匀速直线运动从这道水拱门下缓缓穿过。

试飞前,“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川航副总飞行师刘传健本来还有点担心天气。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作为首飞飞机机组成员,刘传建很高兴,直言天府国际机场试飞之日是“喜上加喜”。

川航飞机打头,当天的试飞,共有6家航司参与。

客机盘旋于空中,俯瞰“神鸟展翅”。远处群山耸立,山峰积满了皑皑白雪。

国航B747-8、东方航空(600115,股吧)B777-300ER、祥鹏航空B737-800、成都航空ARJ21、南方航空(600029,股吧)A380-800以5分钟为间隔,相继在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平稳落地。

这也是天府国际机场唯一一条可以起降空客A380的跑道,行业规定的最高等级4F跑道。

在参与试飞的航空公司看来,天府国际机场作为4F级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等级最高的航空港之一、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具有巨大潜能和优势。

国航方面透露,“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进成都“一市两场”运营,持续完善两场航线网络,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极核航空经济发展。

南航有关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南航还计划开通更多国际航线,为成都打造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助力。

据天府国际机场方面透露,试飞将分两个阶段进行。1月22日和23日是第一阶段试飞,主要对西一跑道和东一跑道进行相关科目验证。3月下旬,将进行第二阶段试飞。试飞结束后,还将开展工程行业验收、投用演练、机场使用许可证获批等系列工作,计划于今年6月30日前投用。

历经10年筹谋、5年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即将成为成都第二座国际机场。根据规划,机场投用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飞机起降量32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开启“一市两场”时代

机场区域分布的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当城市发现一个机场不足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时,便开始规划和兴建第二机场。

2011年5月,天府国际机场启动选址工作。当年年底,成都正式成为“航空第四城”。这十年的发展,双流国际机场已经不能满足成都日益增长的需求。

首先是吞吐量日趋饱和。

2018年12月,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600004,股吧)之后,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稳坐内地“第四场”交椅。国际航线上百条、通达全球五大洲,2020年上半年,成都成为全国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城市。

同时,基础设施也出现超负荷运转。

2020年,双流国际机场航班起降架次位居全国第2位、全球第8位。在全球民航运输普遍受挫的2020年,成都以强大的抗压韧性与内在活力,支撑了民航运输的平稳较快恢复和发展,让成都的天空依然繁忙澎湃。

随着今年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成都将进入“双机场时代”。新机场,不仅奔着缓解现有机场过于密集航空资源的目的而来,当两座机场携手并肩,城市的经济辐射面将被成倍放大。

上海同济设计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就曾指出,中国目前已经跨越劳动力驱动时代,进入效率驱动时代,城市的发展将伴随交通而产生飞跃。

“成都一市两场的新时代即将开启,一座连接全球的航空新通道即将在中国西部腹地通航。这将有利于成都引领四川加速参与双循环,更加高效地利用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高质量构建经济新格局。”北京国际临空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綦琦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双机场”将引导空域资源往纵深方向发展,新机场的建成将拉升区域经济,并促进城市产业经济带形成。

挖掘航空“发动机效应”

“一市两场”赋能城市的具体体现,必然落脚到一系列产业布局上。

民航业界流传着一个“1:8效应”——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2021年1月2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启动试飞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提到,以四川为例,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远超全国平均数。从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天府国际机场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开航,将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个新动力(310328)。

提供动力的逻辑是什么?发展新经济,时间、流量是重要要素资源。简单讲,航空运输就是为产业插上增值“翅膀”,电子产品、冷链食品、生物医药,包括服务贸易,都能利用这个网络通达全球。

进一步说,航空运输代表的是“速度经济”时代,解决的是比如生物疫苗这类对时间敏感、高附加值的人流、商流运输问题。李晓津提到,比如苹果手机,每天的贬值速度能达到千分之一,那大量的产业运输环节就必须用飞机来完成。

赋能城市,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的不是建机场,而是布产业。关键是,产业和机场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马剑在采访中提及“软连接”——即如何通过空中通道建设,给地区产业带来连接和升级。

这个“软连接”,包括贸易规则的突破,产业全球化的分工参与,国际供应链体系的引领,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高端融合。

“运营两个‘国际机场’,事实上就是怎么把机场的‘发动机’带动效应最大化,用国际航空枢纽这个‘空中桥梁’撬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让企业、产品、各种竞争要素深入国际供应链体系中去。”在马剑看来,这是成都“一市两场”未来巨大的潜力所在,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如果说机场是动力源(600405,股吧)、发动机,那能拉动的又是什么?

“这取决于城市自身资源禀赋。”马剑指出,城市有自己的产业基础,这个“基础”代表的是产品、产业在国际供应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航空业有一句经典的话:点上种金,面上收银。这即是说,看一个机场的盈亏,要算大账——修机场、开航班,背后连着产业链。“两三公里的跑道,能够建立起与世界的便捷联系,提升区域的国际分工能力,这个是很要紧的。”马剑说道。

构建互联互通世界网络

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将机场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的引擎”。

修建投运一座机场,显然不只是重大基建项目的投资,也不仅仅是航空业和临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更是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推动。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2021年1月2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启动试飞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李晓津指出,世界级城市群民航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机场群”支撑“城市群”:“由于地方经济活跃、高收入人群较多,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十分旺盛,受限于机场最佳经济规模而建设了多个机场,甚至多个大型国际枢纽机场。”

在他看来,“成群腾飞”的作用,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场所,演变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甚至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吸引着众多相关行业聚集到周围”。

在李晓津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着发展民航业的天然优势,即将建成的天府国际机场,不仅将助力成都的发展,更将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不止如此,作为一个城市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机场的带动能力和航线网络的连通性,直接影响着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F级机场是机场等级中最高的一种,代表可以起降各种大型飞机。放眼国际,包括纽约、洛杉矶、伦敦、北京等城市在内,拥有4F级双机场的城市并不多见,且无一不是站在世界城市体系塔尖上的城市。

作为公认“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不定期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主要通过先进生产性服务企业等指标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全球连通性。统计发现,拥有4F级双机场的城市,排名几乎都在Alpha或Beta级别。

以北京和成都为例,在最新发布的榜单排名中,一个处于Alpha+级别,排名位居全球第6位;一个晋级Beta+,排名升至全球第59位。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成都夜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并非巧合,按照报告主要编写者、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与凯瑟·佩恩的说法,生产性服务业是城市“软基础设施”的核心构成。而国际性机场枢纽则被视为“硬基础设施”,两者相互作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城市网络也就因此形成。

神鸟展翅,未来可期

识别二维码观看H5 ↑

记者:胥帅 吴林静 刘艳美

编辑:刘艳美 何小桃 王嘉琦

视觉:帅灵茜

排版:刘艳美 马原

|本文版权归“每经头条” 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大事记!六大航司昨日成功试飞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球4000万旅客迎来新通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