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ED芯片巨头之一的华灿光电突然换了“老板”!
1月22日晚,华灿光电公告称,珠海华发实体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实控股”)将协议受让上市公司14.44%股权,将其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24.8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出让方为Jing Tian Capital I、Jing Tian Capital II、Kai Le和上海灿融。交易对价约18.5亿元。
两个背景引发各方关注
这笔交易为何引起LED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先说两个背景,一是产业背景。
随着三星全新NeoQLED电视的发布,市场普遍认为2021年将是Mini-LED商用元年。市场调研机构Yole的数据显示,全球Mini LED显示设备将有望从2019年的324万台,增长至2023的807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
产业链公司纷纷厉兵秣马。芯片环节,三安光电宣布Mini LED、Micro LED芯片已批量供货三星,华灿光电前年第四季度就宣布Mini LED批量发货;封装环节,瑞丰光电宣布斥资4亿元建设Mini LED背光封装生产项目,国星光电宣布未来5年投资不超过19亿元重点生产Mini LED等产品;面板环节,京东方、华星光电都已建设Mini LED面板生产线……
二是股权背景。
据披露,Jing Tian Capital I、Jing Tian Capital II以及Kai Le在本次交易中拟合计出售1.59亿股,占华灿光电总股本的12.83%。
这三只基金隶属于知名机构投资IDG资本。
在产业爆发前夕,IDG为何选择出售华灿光电股权?
有知情人士介绍,IDG资本从2008年开始投资华灿光电,之后陆续加码,至今已经有13年,远超一般基金的存续期。
在本次交易完成后,与IDG资本相关的义乌和谐芯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及NEW SURE LIMITED仍合计持有华灿光电近20%的股权。
资料显示,在 LED行业,IDG资本通过多年的垂直及横向产业扩张、释放协同效应,围绕着华灿光电和木林森两家核心A股上市公司,形成了“衬底-外延片-芯片-封装-照明应用”的LED全产业链布局,成为LED产业链具备重量级话语权的行业主导者。
同时,IDG资本还投资了LED产业链一系列企业,包括茂硕电源(LED照明驱动电源)、易美芯光(高亮度LED封装)、台湾锐捷(LEDPSS)、北醒科技(LED 红外避障模块)、蓝晶科技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接盘者实力如何?
接盘者实力如何,又是如何找到的?
公开资料显示,华实控股是华发集团全资子公司。华发集团是综合型国有企业集团和全国知名的领先企业,现控股5家主板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2019年,华发集团在原产业投资业务纵深发展的基础上,整合集团旗下实体产业资源,以华实控股为核心平台,正式组建实业投资集群。截至目前,已投资华大智造、爱旭科技、优必选、冠宇电池、安恒信息等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创新企业。
进一步查询,2020年12月,华实控股曾参与华灿光电的再融资,获得上市公司10.43%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记者了解到,促成此次大股东之间交易的关键人物是华灿光电总裁周建会博士。
一切开始于去年华灿光电的15亿元定增融资……
据了解,在主导华灿光电去年再融资的过程中,周建会了解到华发集团有意加码投资半导体产业,同时,华灿除了多年耕耘的LED芯片领域外,定增项目还包括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业务进一步向GaN功率器件延伸,未来下游辐射领域可从消费电子扩展至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各类应用。
据此,周建会随即向华发集团介绍了华灿光电的情况,经过一系列的尽职调查,双方就定增很快达成达成了意向,最后华发集团认购了华灿光电。在定增过程中,华发集团对周建会带领的管理团队和华灿光电的发展战略十分认可,于是在成为股东后很快就表达了继续增持的想法。
周建会牵头与老股东IDG资本和华发集团沟通,说服前者出让部分基金到期本就面临减持的股权。不出意料的是,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各方认可,可谓一拍即合促成了本次交易。
回查公告,在参与华灿光电的再融资后,华实控股就表达了有可能继续增持。
在参与华灿光电的再融资项目后,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投资华灿光电,一方面是基于华灿在LED芯片领域,特别是在Mini LED芯片的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及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基于拓展集团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的产业布局需要。
据华灿光电2020年半年报
据公开信息,华灿光电是全球LED芯片产能第二、收入规模第三的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生产的Mini LED芯片产品率先批量进入市场,属全球三家具备Mini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并在更先进的Micro LED领域积极与京东方等国际化厂商进行紧密配合开发。除LED芯片领域外,华灿光电已募投3亿元投向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向电力电子、射频、滤波器等产业延伸。
“尽管IDG实力雄厚,也陪伴华灿光电超过13年的时间,但作为一家投资机构,逐步减持到退出是必然的。华实控股入主后,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多方协同各自发挥优势的局面。”东方证券电子研究员王芳认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