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强势收官,GDP总量突破百万亿元,其中制造行业明显复苏而且后劲十足,这明显带动了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2020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快速回升,首次突破了20万套大关,达到了23.7万套,同比增长19.1%(详见图1)。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 也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去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一举突破了60亿美元。
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走出2019年的低谷,重启高增长模式,这主要是由于有两大助推剂,其一是疫情影响下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进程的加速。自201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人数不断减少,同时劳动力成本逐年提升,导致制造业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压缩。随着制造业劳动力人数降低工资上升,制造业提高效率是必然趋势,高效灵活的机器人就成了不二选择,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但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一进程呈现了明显的加速化。而且随着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技术与产品更新速度变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同时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对生产系统的柔性要求不断提升,未来智慧工厂的发展前景持续向好,“机器换人”将会成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
其二是在“双循环”战略下的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替代效应正在发酵。近年来,国内厂商攻克了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国产核心零部件的应用程度不断提升,继汽车、3C 电子行业后,卫浴陶瓷、金属加工、家具家电等通用工业领域开始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新增市场主力。工业机器人在新兴应用领域也开始逐步放量,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也正在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未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必经之路,而制造业升级的根基在于自动化的普及,自动化的基本环节是工业机器人渗透率的提升,因此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工业机器人用钢需求将再现蓬勃之势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覆盖国民经济34个行业大类和91个行业种类,在汽车、3C电子、金属制品、塑料及化工产品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性能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应用场景的不断明晰,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出不断深化、不断扩大应用的态势。钢材是制造工业机器人所必需的原材料之一,所用的钢材主要集中于各类不锈钢、特钢、高温钢、精密合金等。以工业制造型机器人为例,一台工业制造型机器人所消耗的钢材约在5吨左右,其中不锈钢与特钢的钢材需求量最大。
虽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密度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根据IFR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187台,而韩国、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的数据分别为855台、364台、346台、228台和212台,相比之下我国自动化水平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需求依然旺盛,预计到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美元,到2023年将突破100亿美元,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工业机器人高端用钢需求将再现蓬勃之势。
(赵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