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重创了全球经济,重塑了行业格局。
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危中藏机,疫情加速了线上化、智能化;更多的消费金融市场主体全力争夺牌照,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与此同时,强监管成为贯穿2020年的主线。政策相继出台,行业渐入深度“规范期”;融资渠道多元化,增加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从曾经的鱼龙混杂到回归“持牌为王”,从做大业务规模到专精深耕科技,2020年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真正走上正确道路的一年。在经历了一系列洗牌后,2020年是风险出清的一年,同样也是消费金融持牌正规军加速度布局的一年。
2021年,是中国消费金融持牌公司诞生的第12个年头。除了继续证明“持牌为王”,历尽大浪淘沙的头部平台及机构将迎来科技实力大比拼时代。利用科技手段降本增效、隔离风险,将成为这些平台能否持久生存的关键因素。
“危”中寻“机”:疫情加速线上智能化
科技赋能早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对于消费金融行业来说,科技逐渐渗透风控、营销、服务三重环节,建立智能风控体系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打造“千人千面”智能营销体系,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复借率是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受疫情影响,线上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各平台调整线上线下的业务比重,加大线上转型力度,转向金融科技方向,加大技术开发与投入,包括线上商城、机器人项目等等。交易的重心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很多线上平台推出了“无接触配送”。在客户服务中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各平台推出的“神器”之一。比如马上消费金融的XMA智能客服系统、G!COLO智能贷后管理系统等,解决了贷后不当催收的问题,保障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但这个行业的技术并非一蹴而就,没有任何储备的快速出击,带来的必是折戟沉沙。对很多创业公司而言,即使是从0到1的金融科技沉淀,以及在数字化能力建设方面,依然存在很多挑战。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自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在走科技自主研发、能力自建的道路,所有核心技术的自主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外包,所有能力建设也是从0到1坚持自建。巨头鏖战:“持牌为王”成共识危中寻机的另一面,凭借流量和场景优势,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消费金融行业。
自2020年4月以来,平安消金、小米消金、阳光消金相继开业。随后,蚂蚁消金等5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今年以来,消费金融牌照的获批量明显增多。截至目前,全国获批筹建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达到33家。
一方面,互联网系的新入局者引发业内关注,另一方面,“持牌为王”愈发成为业内共识。消费金融牌照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在于与非持牌公司相比,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融资渠道更加丰富,包括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等方式。
此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能撬动10倍左右资金杠杆。也就是说,公司注册资本如果是10亿元,小贷公司最多放23亿元贷款,而消费金融牌照则可以放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监管允许在资本金和专业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条件的P2P网贷机构申请改制为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后续部分网贷机构也有可能会转型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消费金融行业逐渐规范,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逐渐常态化,只要符合条件,都可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公司申请牌照的门槛条件表面上相对有所放宽,但事实是无论是银行系还是后入场的互联网系都在加速争夺牌照。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依然会面临着限量牌照层面的激烈竞争。
政策利好:融资“松绑”,评级迎大考
2020年,继行业洗牌助推发展、参与主体不断扩容外,监管政策利好也让消费金融机构的融资体系更为多元化。
2020年10月29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向各地银保监局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要求加大对消费金融、汽车金融公司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拨备监管要求,鼓励在银登中心发行ABS。
新规下,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可发行与银行同等待遇的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增强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广泛的融资渠道能够帮助公司显著的降低融资成本。过去的2020年,在融资支持方面,先后有招联、捷信、马上、兴业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行ABS、金融债等方式融资逾200亿元,获批数量、额度远超2019年同期。
2021年1月13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公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从公司治理与内控、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质量、信息科技管理五个方面对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评级。
据悉,首次评级将于今年4月底完成,这将是消费金融公司2021年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目前共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满足参与监管评级条件。业内人士表示,是否拥有较强的自主风控和科技能力是评分拉开差距的关键,此外在消费者保护、教育、体验等方面的建设与投入,也应引起各家公司的重视。
一位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人士称,监管启动对消费金融公司评级,是继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之后又一次行业性的监管评级举措,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消金公司的规范化经营,对消金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利好。
未来可期:从金融到“金融+科技”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在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消费金融也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线上流量用户见顶的存量博弈时代,精细化运营也成为各消费金融平台的战术。谁能把存量用户服务好,提供个性化信贷解决方案,谁就能在未来的战局中站稳立足。
而未来的十年,如何将科技与金融更好地融合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课题。在合规的前提下,消费金融公司也越来越重视科技的作用。
如此看来,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或将进入注重科技实力的大比拼阶段,这将形成更高的竞争壁垒。“金融+科技”构成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金融公司制胜的关键。而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十年,消费金融行业生态或许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