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旅”提前28年撤离嵩山 类似“大戏”曾在鸡公山上演

财经
2021
01/31
06:30
亚设网
分享

“港中旅”提前28年撤离嵩山 类似“大戏”曾在鸡公山上演

“港中旅”经营嵩山景区时,少林寺已是中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经过两次挂牌,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简称“港中旅登封公司”)股权转让事宜,终于在1月25日落地。接盘方是该司二股东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嵩山文旅集团”),它以2.55亿元收购大股东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港中旅”)所持“港中旅登封公司”的51%股权,从而全资控股“港中旅登封公司”。

这意味着,在登封经营12年的“港中旅”,将正式撤离包括少林景区在内的嵩山风景名胜区,而嵩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经营,又将回到登封地方政府手中。人们不禁要问,12年前高调入驻嵩山的“港中旅”,为何提前撤离了嵩山?这背后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

【撤离嵩山】

1月26日,“港中旅”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25日与“嵩山文旅集团”订立产权交易合同,双方就“港中旅登封公司”51%股权交易达成一致,交易价格为2.5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嵩山文旅集团”的背后实控人为登封市国资委。也就是说,此次转让之后,“港中旅”又将嵩山少林全部归还给了登封市政府。在登封经营12年的“港中旅”,将正式撤离包括少林景区在内的嵩山风景名胜区。

其实,这是“港中旅”第二次挂牌转让相应股权。

首次转让发生在去年11月10日,转让内容包括“港中旅登封公司”51%股权及相关债权,底价为3.47亿元。其中,51%股权挂牌价格2.83亿元,其余为债权。

去年12月15日,二次挂牌转让时,因这笔债务已还清,底价调整为2.55亿元,降低了近3000万元。最终,“嵩山文旅集团”以2.55亿元接手,拿下“港中旅”51%的股权。

此前,作为“港中旅登封公司”的二股东,“嵩山文旅集团”持有“港中旅登封公司”49%的股权,此次从“港中旅”手中拿下51%的股权,标志着“嵩山文旅集团”完全持有“港中旅登封公司”的股权,而“港中旅登封公司”将成为“嵩山文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港中旅”此次售卖“港中旅登封公司”的股权,彻底退出嵩山,给出的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中旅登封公司的营运恢复相对较慢,2020年收入较上年大幅下降,并由盈转亏,“出售资产将有利于集团优化属下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的资产组合,提升资产周转率和提高现金回流,进一步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准”。

【高调入驻】

故事要从12年前说起。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当时的少林寺已经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河南诸多景区,无出其右者。 少林寺、少林功夫这一举足轻重的IP,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2009年,有着央企背景的“港中旅”与有着地方国企身份的登封嵩山少林文旅集团共同成立了“港中旅登封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双方分别持股51%、49%。

2010年1月4日,港中旅与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协议规定,自2009年12月25日起, 由港中旅控股的“港中旅登封公司”获得了独家管理及经营嵩山风景名胜区辖下的少林景区(永泰寺、少林寺、少林寺武术馆、少林索道、少林寺塔林、甘露台、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三皇寨)、中岳景区(中岳庙、卢崖瀑布、观星台、太室阙)及嵩阳景区(嵩阳书院、太室山老母洞、峻极峰、会善寺、法王寺、嵩岳寺塔)的门票销售、代收销售收入和停车场业务的授权,为期40年。

“港中旅登封公司”成立后,曾表示将重点实现三个突破,包括规范公司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全面提升嵩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迅速扩大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市场规模,让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年游客增长率达到20%;抓紧制定和实施嵩山公司3年投资与发展规划,以首期8亿至10亿元的投资,打造和延伸嵩山风景区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多功能、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转变。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12年后,“港中旅”就出售了资产,打道回府。

【负债累累】

“港中旅”和登封市政府合作之初,被各方看好,寄予厚望。

一方是拥有包括举世闻名少林寺在内诸多旅游资源的登封,一方是在中国旅游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和成功经验的大型央企,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个躺着就能赚钱的生意。事实的确如此,彼时的嵩山旅游门票收入达3亿元,还不包括其他盈利。

据港中旅2010年财报数据,接手嵩山景区第一年,其景区业务收入便突破7.14亿港元,同比增长62.77%。

其后数年,嵩山景区的门票收入一路走高。2017年,“港中旅登封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个亿,大股东“港中旅”和二股东“嵩山文旅集团”均等比例增资。同年,嵩山少林景区的游客接待量突破350万人次。

据港中旅披露的财务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港中旅登封公司总资产5.93亿元,净资产4.20亿元。2019年,港中旅登封公司税后净利润3541.5万元,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18.86%。然而到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局面。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港中旅登封公司”营业收入2524.19万元,营业利润-2485.27万元,资产总计5.44亿元,负债总计超2亿元。

一个被业界看好的景区,一个曾经常年盈利的景区,如今竟然负债累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港中旅”将原因归结于疫情影响,而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港中旅”接管景区后,重效益、轻投入,发展后劲不足;另外就是“港中旅”与嵩管委乃至少林寺发展理念上的矛盾长期无法解决,而疫情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出一辙】

其实,“港中旅”与河南景区的合作,除了嵩山,还有信阳的鸡公山。只不过在鸡公山,几年前就已经上演过同样的戏码了。

12年前在签下嵩山景区不久,2010年9月,“港中旅”还签下了位于信阳的鸡公山景区。

当年,“港中旅”与河南鸡公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鸡公山文旅”)共同出资组建港中旅(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港中旅鸡公山”),其中“港中旅”以现金入股,占比65%,而“鸡公山文旅”则以鸡公山酒店等资产入股,占比35%。

这也是一份长达40年的协议,“港中旅鸡公山”被授权独家经营管理鸡公山景区和波尔登森林公园风景区的门票销售及票据收取等活动。

据媒体报道,合作之初,“港中旅”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将在两年内投资约6亿元,力争将鸡公山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然而,和拿下嵩山景区首年即实现大盈利不同,“港中旅”拿下鸡公山后,该景区的盈利性没有嵩山景区那么给力。2011年,鸡公山当年购票人数为22万人次,收入仅为0.24亿港元,亏损0.22亿港元。此后4年,鸡公山景区的亏损局面仍无改善。

6年后的2016年12月份,“港中旅”退出了“港中旅鸡公山”,其65%的股权由“鸡公山文旅”接手,作价为1.79亿港元,“港中旅鸡公山”也随之更名为“信阳鸡公山风景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直到“港中旅”撤离鸡公山,当初签约时的投资计划、将鸡公山打造成5A景区的计划,也没有得到落实。

回过头来看,“港中旅”出售“港中旅鸡公山”的做法,与此次出售“港中旅登封公司”的做法,如出一辙。

(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