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配送矛盾待解 智能快递箱准公共化“升级”需算好精细账

财经
2021
02/01
22:36
亚设网
分享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李唐宁、何丰伦)2020年是中国邮政快递业屡破纪录的一年,记者调查发现,智能快递箱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但面临明显的发展瓶颈。专家表示,快递箱具有准公共服务属性的特点,应加快顶层设计,制定具体指引,算好“精细账”,兼顾普惠性及市场主体发展积极性。

国家邮政局信息显示,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2021年智能快递箱投递率要达到10%以上,快递公共服务站数量达到11.5万个。

末端配送矛盾待解 智能快递箱准公共化“升级”需算好精细账

在此背后,是我国快递服务末端配送环节矛盾的日益凸显,上门揽投模式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据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预测,若2025年我国快递单量扩大一倍,需要新增130万派件员。但快递终端从业人员数量有限、流动性大、快递员流失量大等问题如影随形。

据国家邮政局预计,2020年全国智能快递柜组数达75万,市场规模将近300亿元。尽管前期在中心城市完成“跑马圈地”的快递箱企业规模不小,但盈利问题却成为天花板。

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表示:“行业投入不少,智能快件箱保有量增长迅速,但实际效果仍不理想,没有成长为末端揽送主渠道。”

事实上,目前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普遍亏损,如头部企业丰巢2020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营收为3.34亿元,净亏损2.45亿元。分析人士认为,背后核心原因是智能快件箱运维边际成本难下降,目前每组智能快件箱每年预期运维成本在12500元左右,场地租金和电费支出接近一半。

根据欧阳俊和团队测算,如果2025年全国快递件总量增加一倍,同时每个快递格每天收取件从0.44个提升到0.58个,仍需新建智能快件箱160万组,才能满足30%的终端需求。这意味着1个1000户3000人的小区,需建104格智能快件箱7.5组,平均每栋楼(150户)1组。

显然,仅靠市场主体投入和完全竞争,很难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罗婧认为,国务院相关文件赋予了智能快件箱公共属性,但缺乏配套的相关细节,导致执行层面一些开发商、物业“坐地起价”。

记者在广西南宁市、百色市、柳州市的老旧小区采访时发现,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物业、小区、城管等部门不理解,快递箱进小区困难不小。比如百色隆林供电局为当地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电源支撑”,但快递箱还是面临“接入难”。广西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李波表示:“城市成熟社区为中心的快递箱‘跑马圈地’几乎完成,能够布局快递箱的空间寥寥无几。”

专家表示,快递箱、快递柜、快递服务网点,在推动民生便利、提高社会整体服务效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准公共化性质,需要更加大胆谨慎的探索尝试。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三部副主任兰艳丽对记者表示,快递箱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配套,国家也明确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

她认为,理顺快递箱的公共属性和运行机制,平衡消费者、物业等社区管理者、快递柜运营方的利益诉求,将有利于末端市场的拓展壮大,也能够使消费者以较低成本享受更便捷的服务。“如果未来土地问题迎刃而解,快递柜成本将大大降低,市场只要活起来,逐步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扩张,未来潜力是很大的。”兰艳丽说。

多位专家建议,国家尽快推动顶层设计,明确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周期”的跨部门跨行业协同推进机制,将快递末端服务设施作为便民利民项目,纳入城市规划,在用地、设立等方面提供便利。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规范目前市场化运营的智能快递箱发展,需要算一笔精细账,保证既能实现普及性的低价服务,又要保证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规范、健康发展。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