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来盈利首次负增长 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成亮点

财经
2021
02/04
04:30
亚设网
分享

12年来盈利首次负增长 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成亮点

12年来盈利首次负增长 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成亮点

“艰难中更要奋进,闪耀中铸就信仰”,2月3日晚间,中国平安(601318.SH)公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年业绩,在财报的开篇,中国平安破天荒地以一首《向无止之境前行》的打油诗作为开始,正如诗中所写的,中国平安在疫情与寿险改革叠加的2020年交出了一份艰难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394.70亿元,同比增长4.9%,这是其自公布营运利润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0.99亿元,同比下降4.2%。

中国平安自上市后,仅2008年在大幅度计提减值准备后,归属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在此之后,一直保持稳健的正增长,尤其是2013年~2019年这七年,基本保持着年均超过30%的利润增速,而在2020年,这样的增速戛然而止。

显然,资本市场对此也有所预期,2月3日,中国平安报收76.54元,跌2.1%,年初以来跌幅达到12%。

不过,平安依旧表现,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20元,同比增长7.3%。

寿险改革的挑战

寿险是保险业务的核心所在,在平安集团净利润构成中占比长期维持在六至七成,可谓平安的根基所在。

自2018年开始,平安就开始逐步调整寿险产品及渠道。2019年,平安成立了寿险改革领导小组,由马明哲亲自挂帅担任组长,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新一轮寿险可持续增长铺路。

不过,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叠加了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自2017年开始,平安寿险与健康险的新业务价值增速就呈现下滑态势,而新业务价值通常是对保险公司进行估值的第二个维度。

2020年年初突然暴发的疫情,对长期保障型业务带来了严重影响,为稳定代理人收入,保险公司普遍转向线上获客,平安寿险也调整了节奏转向部分利于销售的保险产品,拖累新业务价值率骤然下降。

从去年全年来看,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495.75亿元,同比下降了34.7%,新业务价值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

其中,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下滑37.1%,在代理人渠道中,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新业务价值下滑了48.5%。

与新业务价值同步下滑的还有代理人队伍,代理人队伍可谓是此次寿险改革的重中之重。

2019年底,平安代理人数量为116.7万,较2018年剥落了18%。截至2020年底,平安寿险代理人规模又较年初下降了12.3%,仅为102万左右。

不过,在淘汰低产能代理人的同时,代理人的收入似乎还没有跟上改革成果,2020年,代理人人均每月收入为5793元,同比下降了8.2%,其中涉及的寿险收入同比下降了16%。

马明哲在董事长致辞中提及寿险改革时表示,寿险改革深度贯彻“渠道+产品”双轮驱动策略,在2020年基本完成整体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从渠道、产品、管理、文化四大方向全面推动改革项目落地。依托专业管理团队、高素质代理人队伍、综合金融产品体系和领先科技实力,改革成效将日益显现。

科技业务在崛起

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前些年,中国平安一直在努力耕耘的科技业务终于开始进入爆发期。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包括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四家上市科技公司市值总额达684亿美元。

2020年,科技业务营运利润达82.21亿元,同比大幅提升76.4%,归属净利润更是增长了128%,对集团利润贡献度在显著提升。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