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块魔幻再平衡:景气度高涨VS个股批量跌停

财经
2021
02/04
18:32
亚设网
分享

每天,老李扫一眼自选股,就大概知道了全天市场的走势情况……

2月3日午后,他的“股票池”中的天齐锂业、中矿资源跌停,川能动力濒临跌停。而这次轮动早在1月下旬就已开始,期间一只年内浮盈超过70%的个股连续回撤,顺周期行业的荣盛石化,和“不那么顺周期”的牧原股份连续创出新高。在他看来,新能源龙头的阶段性回调恰恰是板块轮动所致,与行业基本面无关。

事实如此,至少近期大幅杀跌的锂电行业仍然保持着极高的景气度。远的不论,前天晚上宁德时代还刚刚宣布,拟投资290亿元用于扩建产能,未来这部分产能都将转换成对上游锂、钴、镍等原材料的需求。

来自生意社的监测数据显示,2月3日电池级碳酸锂华东地区均价为7.6万元/吨,年初这一价格尚不过5.4万元/吨左右。三元电池的另一重要原料钴,近期也保持了类似的上涨趋势。

“年前涨破8万元/吨”?

大宗商品价格运行的核心是供需关系,在供给和需求端的不断博弈、行业利润不断分配过程中,商品价格呈现出的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钴、锂作为有色金属,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上一轮景气周期中,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带动,电池级碳酸锂曾一度提升至17万元/吨。但是,随着此前两年新增产能的落地,碳酸锂等锂盐产品价格陷入了两年的低迷。

直至2020年10月底,锂盐价格仍然波澜不惊,徘徊在上一轮起涨点的4万元附近。换言之,彼时市场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直至同年12月,伴随着下游新能源车厂不断传出销量暴增的消息,上述供需关系为了扭转,锂盐产品价格开始新一轮上涨。

一位从事锂盐价格研究,后转战券商研究所的人士彼时很确定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拐点来了。”

随后,终端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放量、动力电池龙头资本开支“疯狂”提升、业内合纵连横案例频现……

种种迹象表明,在澳洲矿山因亏损产能被迫出清后,锂盐已经重新从供需过剩走向平衡。

一时间,市场热情被点燃,投资论坛中“年前涨破8万元/吨”、“年内看到12万元至13万元/吨”的声音开始出现。

新能源板块魔幻再平衡:景气度高涨VS个股批量跌停

碳酸锂的走势,也争气。

生意社数据显示,2月3日电池级碳酸锂华东均价为7.6万元/吨,而在2020年10月底时这一价格则仅为4.4万元/吨,累计涨幅已达72.7%。

另有上游锂盐企业人士反馈,年前市场缺货严重,当前价格较“虚”,成交量较为有限。“目前江西及四川地区锂盐大厂相继停产,锂盐厂也大多停止报价。但是价格仍旧处于随行就市的状态,因此出货价格持续上涨。”生意社指出。

如此看来,短期内能否涨破8万元/吨,无关痛痒,更重要的是这份景气度春节后,甚至是年内都能够一直维持。

而从生意社在内的第三方商品研究机构,及各家卖方研究所的判断来看,目前普遍持乐观态度。

新能源板块魔幻再平衡:景气度高涨VS个股批量跌停

另一方面,由于本轮景气周期爆发于需求端,三元电池中最贵的“一元”钴价也出现明显反弹。

虽然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希望能够推动动力电池的“无钴化”,改为选择成本优势更明显的“高镍”路线,但是从钴价表现来看,似乎并未产生过于明显的影响。

本报2月1日报道指出,截至1月30日,钴价32.47万元/吨,较月初27.27万元/吨暴涨,累计涨幅达19.07%。

整个1月,也创下了2017年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另据兴业证券最新研判,自2020年6月国内钴原料已现明显缺口,冶炼厂进入被动去库存在周期,“供需结构出现反转,钴价已开启上升通道。”

钴、锂龙头价值再平衡

差不多在碳酸锂的起涨前后,A股相关上市公司开始崛起。

彼时,在行业反转预期和充裕的流动性面前,二级市场对动力电池板块展开激烈追逐。1月1日至25日,沪深4000多只个股中,涨幅排名第3、4、6位的分别为川能动力、*ST江特和天齐锂业,最小涨幅为75.4%。

换言之,开年不到一个月,上述锂电股便已接近翻倍,其中还未将2020年下半年的涨幅计算在内。

部分公司的连续上涨,引发了交易所的关注。

*ST江特的一份关注函回复中,便曾将A股上市的主流锂盐生产企业产能作出过逐一梳理。其中,除了“锂业双雄”现有产能较为可观外,很多企业尚停留在“设计产能”、“规划产能”当中。

对此该公司也指出,“本公司的锂矿资源量较为丰富,具备了一定的锂盐产能,但产能的全面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加上彼时二级市场关于新能源个股抱团现象讨论的日益激烈,以及雅宝、SQM等美股同业公司的滞涨影响,资金开始选择从高位的锂电个股中撤离。

于是,就出现了动力电池原材料板块近几个交易日的批量杀跌。

新能源板块魔幻再平衡:景气度高涨VS个股批量跌停

对8家钴、锂行业上市公司统计后可以看出,1月25日至2月4日,其平均跌幅达10.09%,部分个股回调幅度超过20%,仅有川能动力、华友钴业实现了正收益。

A股涨幅榜随之更迭,计算机、煤炭和化工行业转为领涨。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多只翻倍的锂电板块,上述行业显然更安全许多。

至此,经历了2020年12月和今年1月普涨局面的动力电池上游板块,开始重新寻找新的平衡。

那么,未来又将如何演绎?

二级市场板块轮动、股价短期涨跌,过于随机。相比之下,不妨通过行业供需、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来尽量减少影响股价波动的“变量”。

而目前可以确定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度仍然高涨,汽车销量的上升将显著刺激动力电池及钴、锂的需求。

反观上游生产企业,尤其是一体化生产企业,自身成本端相对固定,钴、锂价格的上行极大带动其利润率的提升,进而带动盈利能力的增长。

虽然由于年报披露的问题,相关案例不多,但是一些细节已可提供佐证。以*ST江特为例,2020年12月下旬技改后的生产线正式运营,期间碳酸锂产品需求旺盛,销售量已远大于当期产量。

“公司在第四季度碳酸锂产量不大,伴随着其价格持续上涨,公司碳酸锂产品销售价已在成本之上,12月份盈利能力明显回升。”*ST江特称。

只要行业景气度继续保持提升,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就不必担心。至少,现阶段各方对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预期,仍然是十分确定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