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能吃的玻尿酸”,此前华熙生物(688363)股价一举突破200元,随后却陷入连续下跌中。究其原因,在起初的震惊之后,市场人士更加冷静地审视玻尿酸的食品化。
股价迅速变脸
1月25日,国内玻尿酸原料巨头华熙生物创下上市以来历史新高,收盘报198.9元,续涨3.59%,直逼千亿市值。
此前的1月7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公告,批准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即透明质酸,HA,俗称玻尿酸)为新食品原料可以加入普通食品中。1月22日,华熙生物火速推出国内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受此刺激,当日公司股价大涨15.59%。在发布会现场,公司内部人士宣称,“我国透明质酸食品国产时代到来。”
不过,勇攀高峰后,华熙生物显得后劲不足,最近8个交易日6天告跌,市值折损百亿多。
近日,因伪造实验材料,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吊销生物制药公司美得妥A型肉毒毒素Innotox 的许可,该措施从2021年1月26日生效。至此,美得妥旗下三款肉毒毒素产品许可均被吊销。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华熙生物联营企业华熙美得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熙美得妥)在香港成立,主要开发、拓展注射用肉毒素市场,华熙生物与韩国美得妥各持股50%。截至2020年6月30日,华熙美得妥净利润亏损39.03万元,华熙生物按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9.51万元。
市场人士推测,华熙生物股价连续下跌,或受美得妥被韩国吊销许可事件影响,不过记者接触的沪上私募人士不以为然,“华熙美得妥体量较小,对华熙生物影响并不算大,下跌的原因可能是‘能吃的玻尿酸’热度过后,市场对这一黑科技冷静思考的结果。”
规模预估偏差
在“黑零”的发布会上,华熙生物内部人士显得雄心勃勃,认为在政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老龄化进程加快、技术(食品级HA技术相比其他级别质量要求低)等发展驱动力下,食品级玻尿酸未来空间广阔,“万亿级市场不为过。”
但记者注意到,即便各家券商认为该产品为公司未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长期看我国透明质酸终端食品市场消费规模也仅有望达到百亿级别。方正证券就在研报中表示,国内市场透明质酸食品种类少、普及率低,但关注度逐步提升,政策放开为厂商提供获利动力,口服透明质酸产品有望在经过市场培育后得到普及,预计到2024年终端市场规模达160亿元量级。
百亿与万亿量级,对于玻尿酸食品市场的规模预判,华熙生物与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前述沪上私募人士透露,华熙从2004年就开始申请将玻尿酸作为保健品及普通食品原料,2008年获批成为保健食品原料,今年其玻尿酸产品才正式获批适用范围扩大至普通食品,“前后16年的跨度,体现出监管部门的足够谨慎。”
据了解,华熙生物一口气推出咀嚼片、软糖、西洋参、水光饮和燕窝饮等6款“黑零”产品,虽然还没正式上市,但众多网红已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疯狂造势。从官方宣传来看,长期口服这些产品可以起到增加皮肤水分、抗氧化、抗衰、保护骨关节健康、运动营养、呵护眼健康及胃肠道健康等作用,但质疑产品有“交智商税之嫌”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有网友吐槽:“没想到躲过了‘生命一号’、太太口服液和脑白金,终究躲不过国产玻尿酸的磨刀霍霍”、“透明质酸都变成食品添加剂了,玻尿酸奶茶还会远吗?”
对此,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卓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玻尿酸并不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通过功能性食品补充的意义并不大,“智商税”概念居多,华熙生物相关产品主打护肝养胃、美白抗氧化等功效已超出了普通食品概念,属于夸大宣传。
已有跟进者
考虑到消费者需要时间培育,以及毛利率水平和后期销售推广费用,华熙生物玻尿酸食品能带来多大的业绩增长,还有待观察。
此前,国家卫生部已批准玻尿酸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根据华熙生物财报,2019年其食品级原料业务的毛利率为55.63%,远低于医疗终端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八成以上的毛利率。
此外,正如华熙生物内部人士所言,相比医药级别,玻尿酸在食品中应用的门槛会低很多,这也意味行业中小厂商均可参与,一旦各大厂商积极上马,放量减价或成趋势,华熙极有可能陷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尴尬境地。目前市场已有消息,另一玻尿酸原料大厂鲁商发展旗下的福瑞达医药集团即将推出口服透明质酸钠产品“善颜口服透明质酸钠”。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