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上“云敲锣”的声响,快手科技5日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开盘报价338元港币。这个价格比快手每股105港元至115港元的招股价高很多。其实,这不是无迹可寻,其公开发售几日内,已超额认购逾千倍,市场冻资逾万亿港元。
快手前身是2011年推出的GIF动图制作工具,算得上3G时代下的最早的短视频。进入4G时代,在2013年快手正式推出了短视频。2017年,用户突破1000万,2018年快手日活跃用户突破1个亿。
目前,快手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3亿。基于优质内容生态的商业变现也已步入快车道,2017-2019年快手营收已经进入提速期,复合增速高达 117%。
虽然目前快手仍然处于亏损中,但外资投行对快手盈利持乐观态度。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3年,快手月活用户有望超过6亿人,变现能力加强,移动广告及电商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会快速增长。另一承销行汇丰,更是预计快手将在明年转亏为盈。
那么,外资投行的估值逻辑是怎么样的呢?这让人想到最近两年的另一个互联网新贵拼多多。快手能否复制拼多多在资本市场的轨迹呢?
拼多多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9美元/ADS,开盘价为26.70美元/ADS.2年多之后,如今拼多多的股价已经站到了170美元的高位,涨了大概7倍左右。
某种程度上,快手的逻辑与拼多多的逻辑类似。快手在内容上更侧重下沉市场,降低创作门槛,内容更大众化,搭建了“真实生活平台”。活跃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的“网红”,成为快手最重要的增长点。
近年来,中国经济开始从外向型转向内向型,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贡献率平均在6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拉动力。所以,某种程度上,并不是这几年市场才发现了下沉市场,而是下沉市场在这几年发育成熟了,然后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种趋势,会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而加强。
当下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保护主义上升,对全球化产生阻碍,外循环受阻。但中国有巨大的人口规模、市场体量。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在这一个月的“两会”期间,最高领导人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当下,中国经济还存在居民收入水平总体来说并不高、收入分配差距仍较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仍偏小等阻碍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因素。内循环的加强,会改变这一趋势。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加速双循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激发内需潜力,让人们更多地去消费,这就必然需要提高人民的收入,而且,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这就使得下沉市场在未来仍然会成为一个关键的增长点。
快手与拼多多类似的另一个特征是,农村包围城市,以“三线”为基础,包围“五环内”。
其实,目前已经能明显看到这种趋势。快手大张旗鼓地邀请了周杰伦入驻,赞助了春晚,与人民日报联合举办新年晚会,这都是“外围杀入城市”,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平台站位的办法。在2020年前9个月,快手的市场营销费用,增长了261%。
从拼多多的轨迹中,也不难发现这个特征。2018年,拼多多投入了134.42亿市场营销费。2019年,投入的市场营销费用达271.74亿元,比2018年翻了一倍。拼多多的这些钱,花在了百亿补贴上,与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这些一线卫视进行跨年活动上,植入各种综艺上;请明星各种代言上。某种程度上,农村包围城市的下沉市场上升战略很成功,五年内拿到7.31亿年度活跃消费者。
正是这两个特征,使得快手未来的增值,具有双向保障。
一方面,当外部环境更友善,经济循环顺畅,中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下沉市场用户收入增加,其内容消费,电商消费,都会更好。这也有利于快手的现有市场,以及向上获取一二线城市用户。
反之,当外部环境严峻,经济循环不畅,内循环重要性提升,经济循环下沉,一二线与三四线之间,就会形成此消彼长之势,下沉市场的用户也能相对获益。同时,作为有口红效应的领域,相对旅游、奢侈品等行业,直播、短视频行业也会受益。所以,某种程度上,占据着下沉市场,快手未来的业绩,就有着双向保障。
《金融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段总结:“第一项基本原理,市场走在前面。”
这也就是说,市值不但是与当下业绩相关,也与未来业绩相关,是未来业绩的预先实现。
所以,资本市场对快手的预期,不仅是基于业绩的,也是基于战略的未来发展的。某种程度上,正是占据下沉市场,有了这种双向保障的战略优势,才是拼多多、快手能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重要原因。
从更大层面看,快手只是赴港中概股中的一员,之所以火爆,归根到底,是投资者看好中国的新经济前景。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家)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