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财经
2021
02/16
16:34
亚设网
分享

我在上海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其实我一直是一个小镇青年

我出身浙江一个小岛,是一个四线都算不上的一个小县城,统计上说这里有40万的人口,但是因为地处江浙丘陵地带,所以虽然人本来就不多,但是依然被山体划分成了无数个小部落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这里在我记忆中的样子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个样子的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整体的城市格局很像是电影除暴里拍过的样子

我想应该很多的县城乡镇的城市肌理差不多都是如此

房子大概都是四五层的样子,繁华的地方就是三纵三横,如果你愿意半天时间你就可以把我家乡都走一遍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环顾四周路上的人你都认识,最繁华上的店铺四五年才会更新一两家

我本以为我的家乡不会变化,会这么一直这样人情味的保持下去,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我回去,看到了一个县城釜底抽薪的变化

有一些可能很多人明面上都会看到的

我相信各位不少的家乡或许也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县城在扩张

在很多的传统老城区的外面,有一块相对完整的区域可以进行完整开发构建出一个新中心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和老城不一样的是,这里铺设了更多的快速道路

这里构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楼,这些高楼包括了五星级酒店,包含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社区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以及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性的商业

这一切都在向着城市化的方向在发展,这样的配置很快的吸引这里的人口外溢,老城单核的结构开始被打破

另外我们看到新中心依然在腾地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在建设,在升级,成为一个城市更强的聚合力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能够想象出一个县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那一部分,过去的20年在太多的城市发生过,无非现在轮到这些小县城而已

但是除了这些大开大合的背后,我花了一整天时间把这个城市用脚走遍之后,那些底层的变化才最有意义

01

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各种关于一个城市因为高铁因为地铁带来的各种改变

但是我问问大家,如果一个县城乡镇,没有高铁,没有地铁,甚至公交车体系都没有的时候,这些基础设施应该这么做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有公交体系那就建呗,这些不都是一个城市最基础的部分了么

但是我在我老家看到的是

直接跨过公交体系,在构建自己的“自行车模式”

你会看到,这里也有类似共享单车的模式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但是背后却是政府自建的自行车租赁的模式,用一张市名卡可以实时租赁

市名卡类似于一张实名制的市政卡,你可以在很多设施上使用,其中就包括自行车模块

这是政府参与的部分

那么企业渗透的部分呢

那些风头正劲的哈罗单车,在这里没有做自行车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直接上的是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应该是县城非常场景的交通工具了,在互联网企业进来直接共享化了

共享电动车在这里的渗透率非常的高,这两个构成了整个城市的个人出行路线

为什么这里没有衍生出公交体系

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城市实在是太小了

我们这里的出租车起步价是5块钱三公里,我印象中我在老家活动打车从来没有出过这个起步价

正是因为这样的物理距离,大家热衷自己骑着电动车出行,几乎是人手一辆电动车

而当电动自行车共享化之后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你可以看到很多地方,莫名其妙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插座,这些存在就是为了方便给电动车充电的

这个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往大里说相当于汽车里电动车的充电桩

只有这一套体系的存在才算是真正意义上重构了一个县城的出行体系

这一年我们看到的变化就是,市政以及市场化运作正在将这些民间私人的出行模式整合起来,成为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

虽然这一切看上去没有什么高大上,但却真真实实的在改变这个城市的面貌

02

一样的,城市在扩容的同时,老城本身也发生着改变

我们日常听到一些关于城市更新的词汇,在这里可能都是一些很接地气的表现

比如文章前面提到的那些四五层的矮旧建筑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最近开始进行了统一的立面翻新和着色

那一个个橙色的铁盒其实就是空调机位

是的,之前的老房子都没有规划空调机位的地方,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随意的敲在墙体上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现在他们终于都被装进盒子里了

道路也被修缮和改变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增加了不少的公共厕所以及分类垃圾桶,这些在我们那都算基建了一部分了

另外在县城很多都是自己的宅基地,都是自己的小产权房,所以房子都盖的很密,道路上也会出现很多的里弄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大概是这个样子

这些里弄的存在确实很有小镇的味道,但也带来了一些隐患

比如消防车能不能开进去,比如电路是否存在严重的老化,比如里弄的排水是否良好

所以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破旧严重的政府参与统一的拆迁和翻新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整体翻新很明显也考虑地方居民的风俗习惯和品位偏好,还是很人性化的

当然一些夹杂在老破小里的一些保护建筑也借着这样的机会得到了修缮和保护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这栋1961年盖的房子,整体周边拆违之后我终于重新看到它屋顶完整的线条样子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这一次做了内部钢结构加固和外墙维护

这样的调整起码可以让这样的建筑再多存在50年

这些可能是老城最大的变化

政府力量介入之后终于协调好了底层民间的各种矛盾,把城市更新这件事成为落地

但是更让我感慨的还是看到了这个细节

老城虽然整个大体都是如此,但是整个地下管道的排水都开始做了改善,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终于可以分开处理了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这件事很难,因为算是整个地下排水管道的重新铺排,但是这件事又不像拆迁或者修复那样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都看得到

而这件事的存在本质上让很多破旧的老城有了适应未来的可能

意味着大部分的房子都能装马桶

不要奇怪,全国有接近40%的住宅还没办法装冲水马桶,就是因为当初建造的时候没有规划污水管道

而这些房子的宿命就是要么运气好拆掉,不然就是住在里面每天自己倒马桶

所谓的城市更新或许就是如此,除了好看的立面改造,或者高大上的互联网概念,整个底层的基础设施或许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03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反应或许就是,这些都这么破了,直接全部拆掉,推到重来那有多好,一边让住户住的更好,一边也有更好的城市面貌

其实我去过的地方越多,越相信一句话,就是每一件事都不是都是非黑即白的,很多灰色的地方有他存在的意义

就像深圳的城中村,上海的老公房一样,这些角落的存在城市一个城市的缓冲带

不论是外来人口落脚这里的第一站,还是城市土著的退守蜗居之处,这样的地方提供这样的土壤,也为这个城市的稳定和和谐贡献了很重要的力量

不能推倒重来,但不代表不能精细化管理

这也是我这两天行走看到最感触的地方,虽然房子建筑都还是那种老旧的状态,但正如重构的地下网络一样,市政管理也进入了升级精细化阶段

其实你会发现小县城虽然很小,但是管理的颗粒更细,整个社区都进行网格化管理

很难想象,老家县城已经这样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宋虹姗 HO031)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