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与天合光能签订光伏产业链合作项目后,近期,通威股份(600438)又拿下了与晶科能源的合资协议。
通威股份与晶科能源计划共同投资年产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硅片项目;其中,硅料是通威的传统强项,更引入关注的是硅片项目。
目前,隆基、晶科、晶澳等光伏龙头正越来越多地实施垂直一体化布局,打通从硅片到下游组件的布局,通威股份是为数不多的尚未实现一体化布局的龙头公司。
借助上述合资项目,通威股份将补齐硅片短板,实现从硅料到电池的产业链贯通,但尚未有进军组件的打算。
补齐硅片短板
在通威股份与晶科能源签订的项目合资协议中,通威按30%股权比例战略参股15GW硅片项目公司,晶科按35%股权比例战略参股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公司。其中,硅料产能及产品优先满足合资硅片项目公司生产需要,硅片项目公司保障硅片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优势。
由于这份协议属框架性协议,投资时间、参股方式、参股金额等细节仍需双方在正式协议中商定。不过,双方确认,由于硅料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硅片项目可按硅料项目建成投产时间节点节奏进行建设,实现同时建成投产。
相比之下,通威股份与天合光能的合资项目进一步延伸至电池环节。根据双方于去年11月签署的协议,投资标的包括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以及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从两份合资协议中的项目产能安排来看,上下游基本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置。例如,在与天合光能的合作项目中就明确表示,上游合资产品优先保障对应的下游项目公司的供应;同时,4-4.5万吨的硅料产能也基本能够满足生产15GW硅片的原料需求。
不过,上述合资项目在持股比例安排方面有所不同。与天合光能的合作中,通威股份在三个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均为65%,特别是在硅片项目公司中掌握了控制权;但在与晶科的合作中,通威仅持有硅片项目公司30%的股权。
通威股份在硅料与电池环节拥有领先优势,根据公司去年初披露的3年规划,到2023年,公司硅料产能将达到22-29万吨,电池产能达到80-100GW。通威是光伏龙头中为数不多的尚未完成一体化布局的厂商,3个月时间里连续抛出两笔合资合作,主要亮点正是硅片。
硅片处在硅料与电池中间,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此前,通威股份并未涉足硅片领域。从投产进度安排来看,与天合的合作中,切片项目将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首期7.5GW竣工投产,明年3月底切片产能达到15GW;与晶科的合作中,由于硅料、硅片项目同步投产,按照硅料项目18-24个月的建设期推算,硅料与硅片的投产可能会在明年四季度左右。
开源证券认为,通威作为第三方专业电池厂商,通过参股锁定硅片供给,一方面缓解电池端盈利压力,另一方面保障电池业务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东吴证券进一步指出,通过锁单及合资建厂,通威补齐硅片环节短板,确保182/210大尺寸硅片供应,最大化电池盈利。
一体化or专业化
此前,记者曾就与天合光能合资一事与通威股份进行交流。公司表示,在相关产业链合作中,公司并没有涉足组件环节,而是从硅料、硅片到电池,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能因为上游某个环节产生制约企业发展的潜在威胁,比如硅片。
“技术还是需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虽然合资公司硅片产能规模远不如其他企业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但这种技术以及降本路径是要做到的,也要避免未来硅片受到制约的时候没法再去发展电池或者其他环节,这是做好技术储备。”通威股份人士说道。
硅片环节的降本路径大致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大尺寸化、二是薄片化。在大尺寸化方面,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分属210、182两个阵营,虽然市场关于两种尺寸究竟哪一种更优仍有争论,但通过合资合作无疑有利于保障通威股份对于大尺寸硅片的需求。
从机构的预测来看,各大硅片厂商纷纷抛出巨量扩产计划,2020年宣布的扩产计划涉及313.6GW(2020-2023年陆续投产),但进入2021年1月以来,硅片需求依然强劲,产能依然较为紧缺,预计成建制的产能投放自二季度才会展开。
关于合资合作的另一点考虑,通威股份人士透露,光伏电池的发展方向是由P型向N型过渡,公司在布局前端硅料后,未来发展也会聚焦于N型电池,“从N型拉棒、切片到电池生产,这方面技术公司需要提前布局和掌握,这也是合资合作中的重要考虑。”
正如前述,通威股份向硅片环节的渗透备受关注,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这家专业化公司是否会转向一体化发展的讨论。去年,硅料、光伏玻璃等环节的供需失衡引发了行业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一体化发展无疑能够平抑供应链风险,这也是不少企业一体化布局的主要考虑。
虽然通威股份借此补足了硅片短板,但公司尚未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的计划。“我们向市场释放的信号是,希望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推进行业错位发展以及专业分工,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组件环节,但是并没有这么做,是不愿意与组件厂商形成很直接的矛盾和竞争关系。”
另外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市场做大了以后,多线开战实际上是对企业不利的,“毕竟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什么环节都做,这将对资金、人员、管控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和挑战;比如,好几个环节不赚钱,只是某一个环节特别赚钱,这会引发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当然,在不少机构看来,一体化仍是大方向。国金证券就指出,光伏制造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再次提升是大势所趋,根据各企业的技术/资金实力、以及当下的产能结构/环节卡位不同,这种一体化既可以是单一企业自投的垂直一体化,也可以是上下游股权合作/战略绑定形式的“虚拟一体化”。
(文章来源: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