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为什么“阳明心学”如此重要?

财经
2021
02/18
16:36
亚设网
分享

近日,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公司的员工,有很好的岗位,却几乎每天都会埋怨他的上司、吐槽同事,抱怨客户。

他似乎每天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儿,甚至跟快递员、平台客服都矛盾连连。更离谱的是有一次他在网上订了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因为兑换地点出了点差错导致演唱会没看成,他花了一周的时间跟平台客服吵架。

他毕业名校,口才又好,本来是块做销售的好材料,但由于总是把时间花在这些鸡毛蒜皮上,导致业绩被同事狠狠甩在后面。

他很痛苦,也曾试图改变现状,重新规划人生,但由于始终不能深刻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收效甚微。

后来,有人引荐他学习中华文化,试图帮他从根本上提升自己,但学习了几天后,他又急于跟老师提出质疑:

商场上本就是尔虞我诈,圣贤这一套行得通吗?

做生意难道不应该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吗,为什么首先去想是否有益于客户?这是不是本末倒置?

身边有些人明明靠投机取巧升官发财了,而圣贤思想却要我做个君子,会不会很吃亏?

……

类似的问题又困扰了他。由于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而不能虚心的深入学习,又导致他比同班同仁在学习上落下了一大截。

这样的人生故事听起来让人有几分惋惜,但这样的员工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可能大多数人的问题不像他那么集中、极端,但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多多少少也会遇到他那样的迷茫、挫折。

要走出这个困境,就需要有人指引,正视自己的问题,提升格局,做一个好的人生战略规划才行。

“阳明心学课堂”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自2021年1月1日开课以来,它希望用一百天的时间,72堂课,50篇原文学习,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去除心灵的芜杂,梳理人生,制订出个人发展的十年战略,并督促、指导、实现它。

立平老师是“阳明心学课堂”课程的设计者,也是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的资深志愿者,在辅导过程中,像故事中这样的案例她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她认为解决起来并不难,关键是要学会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在心灵品质上下功夫,格局决定结局,当心变大了,事儿自然就变小了。

她说,“阳明心学是助人成功的学问,让人打开心胸,把事业做好。它的精髓就是在真知上下功夫,落实到每天的实践中,指导行动。我们从2014年开始就做这种百日成长了,多次验证过,一百天的时间,生命一定会焕然一新。当一个人心灵得到成长后,他的效率会得到提高,烦恼会降低70%,幸福感会大幅度提高。”

截止目前,这个课程的学习已经近半,我们就看看在这样的课堂上,大家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哪些共性的突出的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一、 学习中华文化,为什么要把“阳明心学”作为入门课?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精彩纷呈,很多人对着思想的盛宴就像对着一桌子没尝试过的美食,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一门派适合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才是抓住根本,能更快的提升自己。

对此,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创始人白立新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就是心,所以无论是老子、庄子,还是孔孟之道,其精髓都是在讲这颗心。只要抓住了这个龙头,我们对这颗心的真相有了切实体证之后,任何一部经典,我们都可以和大家一起去学习。

他说:“我们的本意不是让大家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因为每个人的机缘不同,有的人喜欢《道德经》,有的人爱读《论语》《中庸》,但这些都只是发现我们心灵宝藏的不同路径。任何人终归会有一两条路径是可以走进来的。”

而研究阳明心学八年,同时研究、教授《孔子》、《孟子》等课程的立平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悟,认为初学者,从阳明心学入手是最容易的。

她说: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要成长,打开中华文化的大门的话,从阳明心学介入会非常直接,也会非常快。因为阳明心学是从心上直接进去,而从《论语》或者是其他的经典进入的话,相对要慢一点儿。比如说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的心法一般人都接不住的,大多数都是在发用上讲。比如说《论语》,孔子就讲作为一个君子,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他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孟子也是,他跟梁惠王的对话也是讲治国之道应该怎样怎样,但是你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孔子和孟子,他是有一颗怎样的心才会有这样的见解。

而阳明心学是直接从他的本源上学,也就是说孔孟之道真正的精髓在于他说的那个仁、义,而仁与义是德上的一种表现,抵达良知,良知清澈,自然有仁、有义、有礼智信,会有心生万法。所以,阳明先生把儒家思想回到本源上来讲的时候,就把孔孟之学推到了新的高峰,阳明心学也被称为是王冠上的明珠。

二、为什么不能抱着功利之心去学习“阳明心学”?

很多初学阳明心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机会成为圣人,对普通人来说,学习圣贤思想有什么用呢?甚至有人读了圣贤的人生故事后,发现他们的生平大都经历坎坷,过多磨难,更是疑惑的问老师,做个君子有什么好处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师对这些问题是怎么看的。

立平老师认为,圣贤思想是普世的,阳明心学就像一场雨,大树可以蒙润,小树也可以蒙润,每个人都有一颗心,都可以学习,无论是小孩还是家庭主妇,甚至残疾人,你都能从他们的分享上感受到他们在点燃生命之火。她说。

当然,阳明心学是助人成功的学问,它首先是给成大事的人准备的,对企业家这个群体特别契合,它能够给企业家在未来的商战当中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力量。尤其,圣贤思想加上企业精益管理,是完美的组合,企业家一旦掌握,应用到企业运营中,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能量。

普通民众虽然不经营企业,但是学它也有好处,能解决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比如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孩子教育,其实都需要圣贤思想的引导。阳明心学能让人在家庭里良知清澈,可以助力制订整个家族的战略,助力整个家族的成长,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建设兴旺家族。

而且跟通常传授书面知识的课程不同的是,100天后,课程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还可以受益无穷。立平老师说,如果一个学员在这一百天里能把阳明先生的原文通读一遍,基本上会入门阳明心学,同时找到拥有自己练功的这个功夫以后,即使这个课程停下来了,他也会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有用武之地,会助力他在事业和生活上去克服困难。

而面对“做个君子有什么好处”的问题,立平老师笑了,她说,如果为了好处而当君子,那就不是君子了。

为了纠正有些人希望通过学圣贤思想“捞好处”的想法,在授课中,她一再强调,千万不要抱有功利心去学圣贤思想。有功利心是建不成功立不了业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喜欢有功利心的人。

阳明先生早就讲过,“志于道德者,功名富贵不累其心。”也就是说,当你图名图利的私心在内心扎根的时候,你是做不成大事的。一个人只有先放下功利心,才能够建功立业,当然最后他可能也会拥有功名利禄,但那只是一个结果,不是追求而来的。

这个道理折射在我们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上,就容易理解了。比如曾经有一个学员这样问老师,说:我愿意学习圣贤思想,用它指导自己,好好工作,就是希望能升职加薪,这样的想法有什么错呢?

立平老师提醒他说,你努力工作,升职加薪都是一个结果,但不是你追求来的。如果事先仅仅是为了升职,为了赚钱而好好工作,纵使你再有才华,公司也是不会重用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的。尤其当你的目标是为了赚钱和升职的时候,你就会在做决策的时候偏离主航道,会为了升职产生错误的起心动念,当你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事情是做不成的。

这就是不懂“反者道之动”的缘故,你想要什么不要直接拿它,你要通过先付出来收获这个东西,而不是直接去抢夺。就像你不能强迫一个人爱你一样,你必须要先付出爱,才可能收获爱,而不能要求别人爱你。升职加薪也是一样的道理,都不是追求来的。

三、 对“阳明心学”正确的学习态度: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足矣

当然,即便是选定了阳明心学,学习也是需要技巧的。阳明先生有十余部著作,内容丰富事例磅礴,怎么学,才能真正将这些知识和思想消化为自己所用呢?比如有个学员就反映,自己每堂课都认真听讲,早上五点就起来读原文,很勤奋也很辛苦,但是学了一些天后似乎对阳明心学的理解还是懵懵懂懂的,没感觉到自己有提高,很是着急。

对此,立平老师提醒大家说,学习阳明心学在于扎扎实实,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把它弄透。如果听了一个、又听一个,都像耳边风一样吹过去,这样是不会有大收获的。

她说:“我发自肺腑地告诉大家,阳明先生的原文,你彻底弄通其中20句话都了不得。不用想着那么多文章,你把几个最根本的东西弄明白,比如知行合一、心即理、主一之功、事上磨炼、素位而学等。这都是建功立业的心法,要去用心去感受它、消化它。”

只有真正读懂了圣贤思想才能灵活妙用,在不同的场景,可能先生的某一段经历、某一句话就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触动,有启发。

这一点,一直学习阳明心学的吴爱微深有体会,在疫情中,她就是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行动起来,不但帮助了同行,也让自己公司逆风翻盘的。

吴爱微是温州珍瑾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服装外贸21年。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外贸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大家都一片迷茫,很多同行为了节约成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吴爱微坚持不裁员,但也面临着货物挤压,资金链断裂的巨大压力。

当时杂念纷飞,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她就把自己关起来学习阳明心学,她说当读到“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这句的时候,突然泪流满面,受到启发,心想跟阳明先生比,自己遇到的这点困难算什么啊,现在才正是自己用功的时候,应该站出来帮助同行一起战胜困难才是。

于是,在疫情中,她主动为裁员后接到订单而没有加工能力的同行提供帮助,这一善举,不但帮同行解决了困难,还帮自己解决了不想裁员的难题,更是取得了很多同行的信任,收获了新的合作。

换句话说,不管是阳明心学还是其他圣贤思想,它们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是真正让你醍醐灌顶的,可能就是那么一两句话,一件事,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体悟到了,应用了,受益了,这就是真正将圣贤思想学透了。

而面对学习过程中有些学员浅尝辄止,急于求成的情况,大卫先生是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的对外传播负责人,同时也是“阳明心学课堂”的学员,他认为,学习是需要下功夫的,然后才能体会到收获。

他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说孩子上初一时,他陪上英语辅导班,班里就有学生出现焦躁的情绪,一位老师这样告诉孩子:"如果我教你踩钢丝,半天内你就可以掌握踩钢丝的要领,但半天之后你敢拿一根竹杆在一百米高空走钢丝吗?"

他说,“当时这几句话对我这个做家长的印象深刻,现在自己再学习阳明心学,更有贯通。而有的同仁只学了几天就开始抱怨,下最浅的功夫,却想拿到最大的结果,想有在百米高空行走自如的那种体验,是很难获得的。”

换句话说,学习阳明心学就像小孩吃饭,他可能不记得昨天吃了什么前天吃了什么,甚至觉得当天吃的东西也没啥用,既没立马让他变高也没变强壮,但是日积月累,这些食物慢慢的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让他长成健壮的大人。

四、君子的真正含义:不是做个老实的好人,而是做有能量、有智慧的大好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儒家论述的中心和重点。为了辨清“君子”的形像,还常把“君子”与“小人”进行比较。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小人道德约束低,能占到很多小便宜,似乎活的比较爽,而修为越高的人,对自己要求越高,不计较得失。因此很多人担心阳明先生倡导教的“君子”或“仁”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适用,学多了会不会要吃亏呢?

立平老师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厘清两个概念,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就是做君子是不是就意味着做一个老好人,无限的坚持做好人好事呢?

其实这个疑问也没什么新鲜的,早在《论语》中就有人对孔子发出类似的疑问,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回答的。

《论语》中说,孔子有一个叫宰我的弟子问孔子:“作为一个仁人,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个人落井了’,他会跳下去吗?” 孔子说:“怎么能这样呢?君子可以去救人,却不可随便陷入其中;可以受欺骗,却不可以盲目行动。”

孔子并没有为了凸显君子的完美形象,让弟子盲目做好人,而是明确告诉他,真正的君子是“拎得清”的,既不会袖手旁观,也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立平老师在采访中也一再强调说:可千万别把君子当成老实的好人,那是对君子的误解,如果读了圣贤书结果把自己做成了小善人,其实是没读懂圣贤思想。君子一定是有能量有智慧的人,君子也是有原则和立场的。像阳明先生剿匪,对付小人方面,就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如果你只是一个好人,却没有智慧,那就不叫好人。

立平老师认为,生活中更不存在读懂了圣贤思想,而对付不了小人吃亏的事儿。因为一个人良知清澈,就能洞察人性。比如在阳明先生制服宁王的案例里,宁王有十万大军,阳明先生没有一兵一卒,但他对宁王这些人的想法了如指掌,用十万免死牌就把对方搞得军心动摇,就是因为他洞察了这些造反者的起心动念。再往后你就会越来越看到阳明先生如何妙用告谕的方式,随时随地来制服那些人了。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霹雳手段,其实这才是大智慧(601519,股吧),是真正的君子。

而为什么现在人们会有好人无好报,做好人会吃亏这种想法呢?首先要看所谓的“吃亏”是指什么?

“千古以来,我觉得最冤枉的就是有人认为圣贤是最傻的人,其实圣贤不仅不傻,他是最有智慧的人,不然他们立德立言立功的能力是从哪里来呢?”立平老师说。

我们老百姓(603883,股吧)之所以认为他们吃亏,是因为老百姓认为多干活、少拿钱就是吃亏了。而圣贤们则认为,人就应该多付出,多付出才是对自己好。所以,你看古代的英雄们,共产党员们,都是以牺牲自己为真正的崇高,而这种崇高在庸人看来就是吃亏,实则他们才是最大的人生赢家。

普通人和圣人对吃亏的看法之所以产生这种巨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价值观的不同,圣贤们总是把无我利他,化育天下,把自己贡献出去看作价值。而我们今天有些人则是把所有的钱、名誉拿过来占为己有,才叫价值,所以我们才会误解圣贤思想,误解君子,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吃亏占便宜。

(李莹 HN01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