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首日资金净回笼2600亿 短期资金面维持“紧平衡”

财经
2021
02/19
08:35
亚设网
分享

作者: 段思宇

[ 除了规模上的不变外,MLF操作利率也已连续11个月“按兵不动”。 ]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央行如期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同时还进行了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到期资金后,实现净回笼2600亿元。近年来,春节后首日就出现资金大幅回笼的现象较为罕见。

尽管如此,从市场资金利率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仍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DR007(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一直运行在OMO(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利率附近,但隔夜品种涨幅较大。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资金回笼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全面转向,目前政策利率水平维持不变,货币政策仍然在“不急转弯”的基调下保持稳健中性。业内的共识在于,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短期内资金面将保持“紧平衡”态势。

MLF操作“量平价稳”

春节过后的首次MLF操作来了。2月18日,央行宣布开展1年期MLF操作20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与1月持平。本月MLF到期规模2000亿,意味着此次MLF操作“量平价稳”。

“等量续做MLF,向市场释放了中性信号。”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记者称,和1月缩量续作MLF相比,此次央行等量续作MLF,反映了货币政策从前期偏紧的调整回归中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进一步分析,此次MLF操作未延续1月小幅减量势头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节前以1年期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为代表的中期市场利率再度升至中期政策利率之上,为稳定市场预期,央行有必要通过中期流动性注入,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波动。

另一方面,考虑到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仍需为经济修复提供必要支持,此次等量续做MLF,有助于避免中期市场利率持续大幅高于中期政策利率,体现今年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基调。

除了规模上的不变外,MLF操作利率也已连续11个月“按兵不动”。华东地区某城商行资金营运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实际上,此次MLF利率的不变,从节前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上就可以预见。毕竟自去年以来短期政策利率和中期政策利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联动关系,而节前央行频频开展逆回购操作,始终保持利率稳定。”

展望未来MLF利率走势,王青表示,国内经济修复及通胀走向将是主要影响因素。他还称:“若不发生新的重大冲击,预计年内MLF利率将保持在当前水平。我们判断,今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是大方向,这将主要体现在M2和存量社融增速向名义GDP增速回落,而非以MLF操作利率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上调。”

资金净回笼2600亿

在开展MLF操作的同时,2月18日央行也同步实施了2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2.20%,和前期持平。

考虑到18日有2800亿逆回购操作到期,包括春节期间到期的1800亿元和18日到期的1000亿元,对冲到期量后,央行当日实现资金净回笼2600亿元。过去五年来,在春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鲜有出现大幅回笼资金的情况,要么是回笼资金量较小,要么还会净投放大量流动性。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春节后资金逐步回笼,降低了银行体系对于央行资金的需求,因此央行相应地回收了基础货币,保持了资金供需的平衡。

“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上的灵活变化是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波动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张旭说。

明明也告诉记者,资金回笼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尽管年初以来公开市场操作量有所调整,相继出现50亿元、20亿元的“地量”甚至“碎量”投放,但是政策利率水平均维持不变,货币政策未全面转向,仍然在“不急转弯”的基调下,保持稳健中性。

在此背景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预计短期资金面将维持紧平衡态势,资金利率中枢价格或小幅高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而就全年走势来看,王青称,未来市场利率走向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站在当前时点判断,中期市场利率出现趋势性上行和下行的机会都不大,将大概率在一定幅度内围绕MLF利率上下波动。

债市方面,春节假期海外市场体现明显的“通胀交易”行情,原油价格、金属价格上涨,债券收益率上行,股票市场上涨均体现了全球需求回暖预期和通胀预期,成为国内债券市场的利空因素。

“但对于债券市场来说更为敏感的因素——货币政策和资金面在春节后并非绝对利空。”明明说,本次MLF等量续做,释放中性信号,叠加《2020年四季度货政报告》里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理解的指引,表明当前货币政策未全面转向,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合适区间或在3%~3.3%。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