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一直被外界誉为缔造汽车行业传奇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守正出奇实事求是”为主题在集团内部进行了分享交流,在这场万字内部分享中,李书福从国内国际双循环之机遇和挑战,企业治理能力、科技探索、产业跨界等领域谈了六大洞见。
2020年初,一场新冠疫情绵延至全球,并延续至今。疫情下,全球经济都遭受重创。在李书福看来,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和平与战争的十字路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继续推进世界和平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他指出,虽然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科技战、人才战、价值战等等各种摩擦不断叠加,但爆发全面战争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之下,中国经济如何保证持续增长?李书福表示,做强做大国内经济是一个重要选项,与此同时,继续保持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友好互动,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现部分产能转移,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引擎。这些举措的实施,形成了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能减少与发达国家进一步升级贸易摩擦的机会,直接做大全球经济总量,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增加发达国家就业机会。
在李书福看来,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无限畅想,产业自由跨界,商业灵活变革的伟大时代。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当今世界已进入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的时代,传统思维、单领域思维、单向思维已经不适应吉利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自我超越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的水平。
他指出,尽管汽车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暴动”,但是对汽车工业而言,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所谓的新造车企业都很难跨越百年汽车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比如:主动/被动安全技术、耐久性、舒适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指标保证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他认为,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还能共存相当长的时间,能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时间,而且存在“程度”拐点,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量变到质变。
李书福总结道,传统汽车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新汽车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公司正朝着软件公司方向转型。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吉利的软件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在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吉利既要保持传统核心能力的优势,比如传统机电能力优势、传统品质控制优势、成本控制优势等等;又要开创新的革命性优势,比如人机交互、无人驾驶、中央计算、换电充电基础设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工业互联等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造产业链新优势。
据李书福透露,当前吉利已经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分别是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和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其中,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去年,吉利在人事上也有大动作,李书福不再兼任控股集团CEO,由李东辉出任,安聪慧继续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李书福在此次内部分享交流上也特别提及,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符合国家法律,也符合国际惯例,其目的是为了更加依法合规地构建企业现代治理体系,让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在吉利控股集团及各业务集团落地生根,并发挥关键性作用。充分授权、依法合规、考核清晰、公平透明,这十六字是吉利企业治理的核心思想,也是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前提,必须长期坚持!
李书福最后说道:有人说生意场上没有朋友,我认为这句话没有全面定义生意的本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生生死死、合作共赢的文明史,商业的乐趣在于既交朋友又做交易。商业的最高境界是既获利又美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这就需要真诚合作,让每一次交易都实现共赢、多赢并留下愉快的回忆,用诚信铺设前进的道路。
以下为李书福内部分享全文:
洞见一:人类和平与世界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世界好像一座斜拉桥,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牵制、相互推拉、相互对立、相互组合,形成了矛盾的整体。大家都在相互寻找战略平衡,共同维护彼此关切,尽力保证世界和平稳定。这种矛盾的平衡构成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明天的基础,我称之为“斜拉桥”。如何保证斜拉桥的长期稳定,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如果大家信息对称,沟通到位,“桥梁结构”不受严重破坏,相互照顾彼此关切,那么人类社会和平事业的力量就会大发展。反之,世界就会失去平衡,“斜拉桥”可能瞬间垮塌,世界格局将会因此发生巨大改变。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和平与战争的十字路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继续推进世界和平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与四十年前相比,今天的世界和平指数大幅度下降,大国冲突暗流涌动,主导权争夺不断加剧,和平环境出现明显恶化,各国之间相互信任程度不如从前。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军备竞赛正在加速,可能发生的战场重心正在向亚太转移。虽然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科技战、人才战、价值战等等各种摩擦不断叠加,但爆发全面战争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洞见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有利于世界和平,为中国争取发展机遇期提供稳定性框架。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更好发展。理由很多,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一、正视历史,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照顾彼此关切。
中国变化太快,人们心里难以接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从155美元到2020年突破1万美元;中国GDP总值占全球比重从1.75%到2020年的17%;中美GDP差距从15.7倍到2020年的1.4倍,中国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层面,同时还体现在其它方面,比如高铁、高速公路、通讯、教育、国防科技等领域。中国人从缺衣少食到丰衣足食;从闭关锁国到开放自信,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到2020年的3.22万亿美元,从曾经被人贬为“东亚病夫”到奥运冠军大国等等,这些快速的变化在短短四十年内打破了原来的全球战略平衡,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结构,尤其是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心理平衡。许多人不知所措,有些人难以接受,导致心态失衡,这样的巨大心里落差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这是引发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最直接因素。有一位西方的朋友告诉我,西方世界说中国不遵守贸易规则,不尊重知识产权,一个最直接的理由是:“中国的发展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原因是什么?来自现在中国官方的解释他们不完全认同。他们说,如果中国也遵守贸易规则,也尊重知识产权,就不可能比西方的发展速度更快,中国人虽然聪明勤劳,但西方人也一样聪明勤劳,为什么中国的发展速度比西方快呢?”他们的核心逻辑就是中国不讲规矩,走了捷径,抄了近路。相比这几十年中国而言,西方发达经济体确实没有持续当年的优越性,人们生活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相当一部分人日子过得不容易。经济总量没有相应提升,制造业转移非常严重,发展后劲面临挑战。说实话,这一轮全球化对西方经济体而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中国的效果超越了预期。因此,他们感到失望,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我们应该认同这个事实并表示理解。
二、坦诚面对,主动出牌,为各利益相关方实现互利共赢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中国企业融入西方世界的难度不断加大,以低成本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面临空前挑战,中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做强做大国内经济是一个重要选项,与此同时,继续保持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友好互动,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现部分产能转移,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引擎。这些举措的实施,形成了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能减少与发达国家进一步升级贸易摩擦的机会,直接做大全球经济总量,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增加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在经济全球化遇到困难与挑战的关键历史时期,新发展格局更好地彰显了照顾彼此关切,实现互利共赢理念,为全球经济再平衡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通过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落地,中国经济体越做越大,对外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强,再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举措,把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向世界开放,把世界的资源进一步地循环到中国来,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通过双循环战略的持续推进,相互促进,不断实现结构调整,在动态循环中实现各方再平衡,中国与世界将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相互依赖、更友好共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英明之处在于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对外市场依赖,尽最大可能地促进贸易平衡,尽最大可能地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中国商机,客观上为全球经济再平衡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市场重心的调整实现各国利益再平衡,消除各方心理障碍,推动可持续的内外循环不断发展,降低战略冲突紧张程度,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不言而喻,中国也会因此而更好地发展。当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充满挑战,国内经济大循环,也不会一帆风顺,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创新软环境竞争力,如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做大国内经济总量,真正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所有这一切都是大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洞见三: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为人类梦想提供更广阔空间,成就无限可能。
科技自由与产业跨界是开创人类商业梦想的又一个催化剂,今天我们面对的是科技无限畅想,产业自由跨界,商业灵活变革的伟大时代,充满梦想的神奇明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创造,我们必须跨越行业边界,探索科技自由,打开脑洞心门,开放无穷想象,挖掘一切可能,成就商业梦想。成功就在梦想的旁边,没有梦想永远不可能有成功,仅仅有梦想而又没有为此而努力奋斗也很难有成功的到来。企业生死沉浮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天时地利人和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外部因素。因为改革开放才有中国民营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这就是重要的天时;因为中国才有今天吉利的发展,这就是地利;因为有各界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这就是人和。过去几十年,有不少企业靠运气成功,买几套房子就能获利,买一片土地就能升值,只要胆大敢融资、敢投入就能成功,因为那是短缺经济时代,加上人口红利,中国经济一路奔腾,像潮起潮涌,海平面自动向上提升,任何人只要在大海游泳都会自动被海水高高举起,有投入就有产出,有产品就有市场,在那个年代,用这种方法参与竞争,傻子也能成功。这一次全球疫情期间,也有不少企业因为世界各国大量印钞,资本急于寻求短期回报,资本市场成了资本空转套利的直通车,资本根本没有经过产业消化而直接空转,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功能配置。出现这些荒谬的现象,是全球疫情期间的又一个奇观。有些企业估值飙升,大量融资,这也是天时。但是完全靠运气而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随时了解行业变化,及时研究应对方案,更快适应趋势规律,不断修正发展战略,始终不忘打基础、练内功,才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潮起总有潮落时,疫情也不会永远给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我们必须明白,天时、地利、人和也有时效性。今天的世界既法网恢恢、残酷无情,又含情脉脉、充满社会关怀。所谓的残酷无情,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感受,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发生在眼前的破产倒闭潮,多少英雄好汉、人间豪杰所驾驭的企业时而风光无限、叱咤风云;时而举步艰难、度日如年。在面对科技自由、产业跨界、不对称竞争冲击的时候,常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非常规竞争变化,由于外部环境突变导致企业既定战略失效,管理层惊慌失措,应对无序,产品滞销,新的战略没有形成,青黄不接,出现现金流断裂,企业运转顿时失速,戛然而止,轰然倒塌。多少所谓的首富从天着地,高位解体,走下神坛,接下去还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企业破产倒闭,一个又一个的行业无情消失,这既是历史的变迁,天时的变化,也是传统经济走向新型经济过渡阶段的一种必然反应,是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反应,这是企业比拼追赶过程中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伍企业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竞争不同情弱者,市场不相信眼泪,消费者追求的是产品及消费体验,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切目标就是研发更贴近市场的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只有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优秀的消费体验,企业才有光明的前途。所谓的含情脉脉,充满社会关怀,是指好人有好报,人间真善美,创造人类幸福全靠自己,有付出必有回报,竞争是公平的,世界是光明的,我们应该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每一天初升的太阳,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忘初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视用户为上帝,用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感动了用户就是感动了上帝,上帝是我们的保护神,只有感动了上帝我们才能不断成功,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当今世界已进入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的时代,传统思维、单领域思维、单向思维已经不适应吉利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自我超越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的水平。有倒下就有崛起,有失败就有成功,有挑战就有机遇,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更是强敌如林,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正确的转型方向,形成正确的转型战略,不断取得市场份额,不断占领市场制高点?如何实现引领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既是战略问题,也是现实竞争力问题。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斗志,我们正在全速推进的一批重大项目就是我们的战略布局,只要执行到位,必将产生强大协同竞争力。
洞见四:汽车行业变革开启了汽车产业链调整、生态圈扩大的时间窗口,新的赛道已经开始搭建,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已经出发。
汽车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暴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传闻到现实、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局部到全局、从边缘到中央,这是一部正在发生的汽车产业革命剧,这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百年汽车变革剧,很精彩。传统汽车公司可以不屑一顾,顽强抵抗,坚持到底,也可以自我颠覆,出奇制胜,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被动参加革命,也可以主动发起革命,可以单独闹革命,也可以联合闹革命,可以在坚守老根据地的同时,开拓新的疆域,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毕竟行业变革才刚刚开始。这是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没有尽头,只有开局,没有方法,只有方向。马拉松赛跑有一个特点,比耐力、比经验、比策略,没有跑过马拉松的人往往缺乏经验,一开始就使劲加速,真正需要比拼速度的时候却缺乏后劲。对吉利而言,千万不能犯这种错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马拉松经历,我们深深懂得打基础练内功的重要性。我们的每一步路都不能走错,我们的步伐必须坚定而稳健,我们必须非常清楚,企业比拼的不是图一时快乐,而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汽车就是汽车,无论怎么变,安全、健康、可再生是永恒的主题,而这些理念在吉利汽车公司已经成为自觉。所谓的软件定义汽车,这是行业的共识,这是人类科技进步到了一个新高度的时代产物,现在大家都在这个方向努力寻求技术突破,但是对汽车工业而言,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所谓的新造车企业都很难跨越百年汽车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比如:主动/被动安全技术、耐久性、舒适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指标保证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非一日之功。软件定义汽车,既适用电动汽车,也适用传统汽车,传统汽车也可以智能化。我认为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还能共存相当长的时间,能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时间,而且存在“程度”拐点,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拐弯,这个拐点可能存在反复。因此从传统汽车向电动车过渡的进程中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动态调整期,这个时期也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必须稳中求进,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传统汽车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新汽车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公司正朝着软件公司方向转型,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我们的软件能力正在不断加强。OTA线上服务既是汽车增值收益的重要来源,也是消费者体验不断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但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前提必须是软硬件都具备无缝对接的能力,硬件的能力水平依然非常重要。软件定义汽车,就是要让汽车可编程,自由编程是一种有趣的消费体验,使汽车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可塑性。吉利汽车公司已经非常重视软件定义汽车的战略价值,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广泛布局,并正在向纵深推进,我相信这些布局必将产生美妙而无穷的发展空间。当年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接收沃尔沃汽车集团时,其中就包括一个很重要的项目,这就是无人驾驶技术研发项目组,大家可以想一想,十几年前沃尔沃就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技术,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从未停止,为何至今没有量产呢?因为沃尔沃追求的是绝对安全,沃尔沃在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一旦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司机是可以睡觉休息的,而不是让司机提心吊胆随时被提醒人工接管。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沃尔沃品牌的呵护,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当今世界电动汽车行业群雄逐鹿,在资本狂欢劲舞的推动下,大家的小日子都过得不错。但是,我认为汽车行业的基本规律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规模,最终全球汽车工业企业存活下来的数量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汽车产业转型与当年的手机产业转型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汽车上运转的软件是量身定制的,每一辆真正的智能化汽车上运行的软件必须个性化标定匹配,必须相互适配,绝对不能拿来就用。不同的汽车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不同的功能性能,标准软件无法广泛套用,这是汽车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很多人说,今天的世界汽车产业与当年的手机一样,新势力造车一定是未来。说什么苹果的成功与诺基亚的失败教训就摆在眼前,意思是说新造车势力就是苹果,传统汽车公司就是诺基亚。我不这么认为,最终鹿死谁手还需要时间检验,希望大家要有点耐心,仔细观看这部百年汽车变革剧,好戏还在后头。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表面的张扬与热闹,而是厚积薄发与核心能力。
在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明白承前启后的战略重要性。我们既要保持传统核心能力的优势,比如传统机电能力优势、传统品质控制优势、成本控制优势等等,又要开创新的革命性优势,比如,人机交互、无人驾驶、中央计算、换电充电基础设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工业互联等等。我们既要自我革命,更要联合革命,我们一定要开放包容,合纵连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造产业链新优势,扩大生态圈新朋友,孤军奋战,单枪匹马很难赢得这场战争。我们必须主动求变,积极应变,认准方向,坚定信念,持续打基础练内功,形成新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我们既不要急于求成,草莽行动,也不要故步自封,自我陶醉,而且还要发扬传统优势,继续做强节能汽车升级转型。我们不但要在纯电动智能汽车领域大放异彩,而且还要广泛联合各方力量,形成战略阵营,加大战略协同,分享战略成果,确保战略成功。最近有些关心吉利的好心人在担心吉利精力分散,怕影响吉利汽车自身发展,有些专家说看不懂吉利的战略,我觉得看不懂也不奇怪,有些战略具有多面性。其实所有的新思维都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大家都一目了然,那就不叫新模式,既然是创新思想,那就不一定所有人都能看懂,我们也只是在探索。但是,无论局面有多么复杂,我们必须坚持战略稳健原则,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框架下实现战略主动。吉利汽车公司于2015年11月18日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虽然没有如期完成,但也不奇怪,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这样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在中国车企中有,在欧、美、日、韩车企中也有,我们不必为此沮丧。我认为这是吉利实事求是,透明竞争的真实体现,多年来,我们为此而奋斗所形成的基础是很坚实的,今天我们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分别是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其中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其中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正在制定的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是基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及应用环境变化而形成的新计划。这两个计划,既保留吉利在传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又开拓纯电动智能汽车新局面,“两个计划”组成一个完整的蓝色吉利行动总计划,这是一组非常清晰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总纲领。这个纲领充分吸收了全球碳达峰、碳平衡时间表,为全球碳平衡行动作出贡献。我们的梦想没有改变,我们的追求坚定不移,我对我们的团队充满信心,我坚信,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洞见五:打造全球合规的企业治理能力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法宝。
四十多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打破铁饭碗大锅饭,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很难兼顾平衡,往往只重视效率,对公平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企业野蛮生长,有些企业甚至有法不依,更谈不上合规经营。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三层治理结构模糊不清,实际控制人、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独立性不足,责任划分不清、跨企业交易不公平、跨国交易不合规、企业运营不透明等等情况习以为常。
有些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合规,甚至无知者无畏,把一些不良习惯、不合规思维融入跨国业务,在国际上出现各种杂音,产生各种法律纠纷。吉利必须要明白全球合规的重要性,合规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既要遵守各国法律,又要尊重各国文化,既要遵守各国政策及各国部门规章,又要尊重市场规律,公平透明,诚实守信。如何做到确保企业合规运营,而又不降低运营效率,这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合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首席合规官责任重大,管理层责任重大,因此,我认为高级管理层必须模范合规,全体员工必须学会合规,时刻小心,慎言慎行。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职责展开不同要求的相关合规培训,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得更稳、更远。虽然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但如果没有走好每一步路,那就有可能死在途中,因此,依法合规走好每一步路非常重要。
随着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力量对冲程度的不断加剧,世界各国对吉利控股集团的企业治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吉利控股集团及下属各业务集团的企业治理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管治透明度、为了更好地管理与发展吉利控股集团各项业务,在去年底,我决定不再兼任控股集团CEO,并聘请李东辉同志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安聪慧同志继续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我继续留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按照国际惯例及吉利控股自身制度安排,由CEO出任企业法人代表,我本人不再兼任法人代表。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符合国家法律,也符合国际惯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依法合规地构建企业现代治理体系,让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在吉利控股集团及各业务集团落地生根,并发挥关键性作用。这也是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前提。充分授权、依法合规、考核清晰、公平透明,这十六字是吉利企业治理的核心思想,过去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证明了这十六字方针是正确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必须体现在吉利企业治理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我强烈要求吉利控股及各业务集团在企业治理方面要向沃尔沃汽车集团学习,三层治理结构严格而清晰。也是因为这种良好的企业治理水平,才保证了沃尔沃安全、健康基因的良好延续,并不断传承发扬。沃尔沃近百年的企业发展史告诉我们,股东可以淘汰出局,但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持续发展。吉利控股集团及其它各业务集团也一样,股权可以增减,资本可以进退,但企业必须做实做强,形成管理层、全体员工共享企业经营成果的主人翁文化,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要实现以上这些目标,企业治理必须现代化,所有权、经营权就必须分开,这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法宝。
洞见六:守正出奇,妖魔远离。
企业和人一样,走正道才能创大业。一个浩然正气的人,加上认真学习、刻苦历练、发奋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一个企业也一样,守正创业、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走正道,义无反顾求发展,发自内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带领全体员工聚焦产品,聚焦用户体验,时刻把用户放在心中,不急功近利,不走捷径,不抄近路,不玩小聪明,坚持公平正义,坚守道德底线,不忘法律高压线,把握竞争本质,掌握核心技术,注重人才培养,敢于研发投入,尊重事物规律,只要长期坚持正确路线,不投机取巧,主动站到真理这一边,奇迹就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守正既枯燥乏味,也乐在其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守正的目的是为了出奇,人活一口气,做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创造价值,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守正确的价值主张,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让每一位用户因为吉利而快乐,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因为吉利而成功,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追求,这就是吉利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快乐人生、吉利相伴”。社会很复杂,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很有限,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完整的,让别人快乐也是有原则的,有原则的快乐才是真快乐。无原则的取悦他人,可能会带来灾难。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与谁为伍。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只要我们守正工作,做人做事受人尊重,妖魔自然远离而去。商场如战场,我们应该能分清谁是战友,谁是敌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正人先正己,学会守正,坚持守正,歪斜的事物就一目了然。如果我们识别能力出现差错,在我们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遗憾,我们必须随时反省总结教训,尽量减轻被污名化,被恶化的程度,尽量减轻对自己的伤害。虽然我们都不是超人,但我们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是有原则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识别合作伙伴,观点可以不同,道德、诚信不能出卖,底线必须坚守。
吉利创业三十五年来,一直坚守主业,坚持制造业,从电冰箱零部件到电冰箱、电冰柜制造,再到摩托车、汽车制造,一路走来遇到过各种困难与挑战,也遇到了各种诱惑,我们从未忘记初心,从未突破底线。这是全体吉利员工干部共同努力的成果,来之不易。几十年来,我们还做了一件令人鼓舞的大事,这件大事我特别自豪,那就是吉利非营利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事业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虽然办教育也不容易,即使非营利也遇到各种困难、挑战,但我还是会坚定不移地把好事做得更好。
有人说生意场上没有朋友,我认为这句话没有全面定义生意的本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生生死死、合作共赢的文明史,商业的乐趣在于既交朋友又做交易。商业的最高境界是既获利又美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这就需要真诚合作,让每一次交易都实现共赢、多赢并留下愉快的回忆,用诚信铺设前进的道路。任何的见利忘义行为都是与文明的商业世界格格不入,不同的交易有不同的合作对象,不同的合作有不同的感受,纯粹与愉快相伴,多变与复杂同在,复杂一定给人带来痛苦,一门好生意,不能太复杂,说一不二,做的比说的更好,先小人后君子,这是交易成功的关键,也是愉快合作的前提,否则都会给合作各方带来痛苦。世界上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金钱像水,可以载舟也能覆舟,愉快合作并快乐分享成果,这种成果才能载舟,才能给人正面支持,实现水涨船高效果,才能帮助企业更好发展,反之,就有可能产生覆舟之灾。商业是最平等而美好的人类文明表现形式,只要大家守正经商,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为用户创造价值,世界一定非常美好,只要我们守正经营,我们的事业一定前程锦绣,无往不胜。
记者观察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的独特,不仅在于发言大胆并具有轰动性。比如:“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几个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他的独特,更在于白手起家。在进入汽车领域之前,李书福已历经5次创业转产,而且近乎每一次创业都取得了漂亮成绩。他的独特,是以一个持续创业者的无畏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不断刷新着中国民企的传奇。
最初在人们眼中并不被看好的吉利,如今旗下已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吉利集团(新业务)、铭泰集团5大子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管理吉利、领克、宝腾、路特斯、沃尔沃、远程商用车等多个汽车品牌;2020年中国造的沃尔沃汽车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1月,吉利汽车销量156326辆,同比增长约40%;海外出口10031辆,同比增长约343%,迎来新年销量开门红。
李书福为什么会成功?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独特吧!这份独特里包含了李书福义无反顾且脚踏实地扛起自主创新的大旗,包含了用超前的眼光不断整合全球资源。他一再表示:“汽车一定会电动化、智能化,一定会成为智能空间移动终端,一定会帮助主人解决更多的困难和问题。”都知道,任何一个行业,让一家企业干完业内所有细分领域的活儿极其不现实,也并不科学。深谙此道的吉利在这一场新的汽车产业革命中,不断打造产业链新优势,做强节能汽车升级转型,积极主动扩大生态圈新朋友,形成战略阵营。
在李书福看来,新汽车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可以说,这就是一场势不可挡的产业跨界融合。所谓的产业跨界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跨越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而是由新需求驱动,以新科技和新平台为依托,将现有产业领域和要素资源,经过相互渗透、融合或裂变,整合利用到一起,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
新年伊始,吉利在跨界融合方面便做出不少成绩。日前,吉利与瑞士基金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为汽车行业在内的中国客户提供区块链技术与服务。除此之外,今年1月,吉利还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低碳发展、数字化新业务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不过,35岁才正式进军汽车领域的李书福更强调:“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以加大科技投入,发扬科学精神,不断累积基础数据,不断提高研发能力为前提。”目前,吉利在全球有近两万名研发工程师,每年投入数百亿研发费用,在自己确立的技术路线上坚定地持续投入。据悉,去年吉利在台州打造全国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发布换电模式,全国签约超1000座智能换电站;曹操出行全国布局57城,市占率B2C稳居第一;耀出行上线一年连开六城,成为高品质出行服务引领品牌;完成力帆股份重整交割,推动力帆股份科技转型……
往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也许在李书福的心里,已取得的成绩仍不算成功,他要攀登的高峰还在更远处。在2021春节长假后的这场万字内部分享,李书福从国内国际双循环之机遇和挑战,企业治理能力、科技探索、产业跨界等领域谈了六大洞见,正式拉开吉利新征程的序幕。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