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备受各界关注的跨界“造车”一事,2月21日晚间,小米集团最终发布回应公告。根据公告的说法,小米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甚至有知情人士指出,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在该消息影响下,当天“小米造车”冲上微博热搜,而小米集团股价也是直线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10%。
两天后,也就今晚(2月21日),小米发布公告称: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导。“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不过,虽然此次小米“否认造车”,但是南都记者获悉,此前,雷军曾多次考虑小米造车的可行性。早在2013年,雷军就曾两次去美国拜访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小米内部也立项调研过造车项目。
2014年,小米造车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的一年内,小米接连申请了9项与汽车相关的专利,包括定速巡航、驾驶辅助以及小米手机NFC车钥匙等,并在同年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8年,小米内部也启动过名为 “micar” 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
2019 年 6 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汽车人机交互系统。
2020年1月7日,小米曾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变速车档位自动推荐的方法和装置”相关专利,公开号为CN106476952B,分类为无轨陆用车辆。该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变速车档位自动推荐的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采用本公开,可以提高档位设置的准确度。
2020 年 6 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网站服务、科学仪器等。商标状态分别为等待实质审查、初审公告。
2020年11月,网络上流出图片,称“小米即将发布和比亚迪联合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 S1,售价为 84999 元”。
尽管小米公关部副总经理王化随后回应“小米跟比亚迪联合造车”传闻时,称小米没有造车计划,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小米总办副主任徐洁云也在微博上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但就在2月19日,天眼查更新的信息显示,小米关联公司——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其中,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应用于共享交通工具,所述共享交通工具安装有摄像装置,为电驱动且具有自平衡能力。该专利可实现共享交通工具的自主调度,提升共享交通工具的智能化。
与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相比,汽车从复杂度、安全性要求和资金投入上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无论从产品制造到销售渠道,雷军和小米可能都需要更慎重、更多的考量。
但不容忽略的是,虽然小米造车的消息每次都未获得直接证实,但早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雷军已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先后投资了新能源造车公司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曲线进入汽车行业。
截至目前,雷军在两家公司上市时的持股份额虽然都不到 5%,但在小鹏于 2019 年 11 月进行的 4 亿美元 C 轮融资中,小米又通过旗下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 Fast Pace Limited 公司投资了 5000 万美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除了小米外,如华为、格力、百度、阿里、美团、字节跳动等企业也纷纷入局“造车新势力”。有业内人士表示,“造车”已经成为了新风口。
IHS 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市场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5%,预计至2025年可达到接近60%的市场规模。中国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也将在未来持续增长,并在2025年超过7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40%的增长。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 2025 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与此同时,国内各地政府也正在积极支持新造车项目:理想汽车在 2016 年创业前期拿到过工厂所在地常州武进高新区国资的 5000 万元人民币投资;上海市政府在 2018 年引进了特斯拉;2020 年 4 月安徽国资向蔚来汽车投资 70 亿元人民币;2021 年 1 月,珠海国资被传通过格力集团和华发集团向贾跃亭参与创办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Faraday Future(FF) 投资 20 亿人民币。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