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姗姗
[ 今年春运如此惨淡,与国内多地农村出现聚集性疫情后,国内多省市开始倡议“就地过年”不无关系。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第一季度的航空市场并非刚性需求不足,而是政策限制下的临时收缩,因此,或许是整个2021年中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旦各地疫情消除和防控政策松动,被压制的各类旅客需求将快速恢复增长。 ]
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史上最淡春运也接近尾声,之所以说是“史上最淡”,是因为从今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1月28日),就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民航和铁路大量航班和车次的取消,有的机场“安检通道的旅客还没有员工多”。
交通运输部的最新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七天(除夕至初六),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9841.6万人次,较2019年春运同期下降76.8%。其中,民航发送旅客357.4万人次,较2019年春运同期下降71.6%,较疫情最开始的2020年同期也下降45.5%。
一直以来,春运都是人员流动和运输行业最繁忙的时节,春运和暑运所在的两个季度,也是航空公司全年实现盈利的关键。今年的春运如此惨淡,与去年底至今年初,国内多地农村出现聚集性疫情后,国内多省市开始倡议“就地过年”不无关系。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农村地区春节返乡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1月28日起执行。
不过到了1月27日,就在春运开始的前一天,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先后宣布,“就地过年”政策各地区不能擅自加码,符合出行条件的人员持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到达目的地后不需要隔离。
然而,临时的政策纠偏并没有对春运的出行需求恢复有多大的改善,航班管家发布的《2021年春节假期民航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39座千万级机场,仅三亚凤凰、海口美兰、成都双流机场航班执飞率超50%,其余千万级机场航班取消量都超过计划的50%。
笔者也从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今年的春运,随着大量航班的取消和票价的不断调低,不少大型航司又开始面临每天亏掉一个亿,中型航司日均亏损上千万元的尴尬。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也认为,今年第一季度的航空市场并非刚性需求不足,而是政策限制下的临时收缩,因此,1月底至2月初的航空市场,或许是整个2021年中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旦各地疫情消除和防控政策松动,被压制的各类旅客需求将快速恢复增长。
事实上,春节长假最后几天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判断。根据交通部发布的数据,自除夕后,民航旅客发送量占比连续增长,初六假期最后一天,民航发送旅客104.3万人次,是今年春运以来首次突破百万人次/日。
或许是受民航市场触底反弹的预期,春节长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除海航控股(600221,股吧)因破产重整停牌,沪深两市的上市航司、机场都实现了开门红,收盘时股价涨幅均高于大盘。
而接下来的航空市场如何恢复,关键还是看疫情和防控政策对出行信心的影响。
根据去年同期的情况,疫情会随着天气的转暖而趋向缓解,而在全国两会之后,公商务活动也将加快复苏,预计自去年12月开始一直受到疫情和防控政策压制的国内旅游、探亲和因私事务等需求,很可能在3月中下旬开始较快恢复。
不过,相比国内市场,国际航空市场的恢复却缓慢得多。
与国内相比,国外疫情的控制会更加困难,这对国际航线更多的航司和机场仍是更大的冲击。2020年,原本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中国国航(601111,股吧)(601111.SH)在国有三大航中预亏最多,就与此不无关系。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