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中国发展的一大关键任务。
据中国政府网2月22日消息,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而其中一个具体的工作原则在于,坚持重点突破,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在中国向世界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之后,对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而言,有的尚存疑惑还在观望,有的则正在进行相关的规划编制。此次的《指导意见》,很大程度将成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指南。
打造绿色低碳的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
关于绿色发展的问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曾在2020年12月的一场论坛中表示,过去我们讲绿色发展的时候,可能比较多的是关注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概念,这些概念是对的,但是比较窄。
“下一步应该有一个更宽的定义,绿色发展实际上包括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创新、绿色投资等完整的绿色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绿色经济体系中,我们下一步所有的创新都应该是绿色的。”刘世锦表示。
此次的《指导意见》,正是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拆解为若干个方面,包括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
其中,关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指导意见》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构建绿色供应链几个方面。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则包括打造绿色物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绿色消费与大众的联系更为紧密。《指导意见》提出,促进绿色产品消费,加强对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鼓励地方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此外,还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包括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引导绿色出行等。
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聂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达成,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参与,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作用,鼓励全社会参与,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普惠性工作。
《指导意见》还提出,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包括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层面就应该传导下去,未来我们的城市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具活力、更低碳,而对于存量空间而言,城市更新将是一个重要抓手,譬如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等机会,提升建筑的能效水平、进行配电系统改造等。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在低碳领域的研究人士看来,在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将催生技术创新乃至新产业的出现。
而这一系列技术创新、绿色新产业发展,将有望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
此次的《指导意见》,专门强调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其中首要的一条为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
具体而言,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培育建设一批绿色技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支持绿色技术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强化创业投资等各类基金引导,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及时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快先进成熟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
不久前,曾有金融界人士预测,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2020-2060年平均每年万亿元以上的绿色经济投资和届时约7万亿元的年产值规模。碳中和还将会拉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会创造如自动驾驶、能源互联等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发展,也会带来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储能等新兴能源产业的提升。
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也曾介绍,到2030年,全国低碳产业的投资有望达到23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
哈工大
(作者:王帆 )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