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育水平迫在眉睫 保险业探索推出托育产品

财经
2021
02/23
20:38
亚设网
分享

编者按: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已经5年有余,但我国生育率没有出现大幅反弹。近日,国家卫健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答复,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人口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如何看待人口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如何看待人口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保险能做什么?

近日,国家卫健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答复,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称,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进而提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2月20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发文回应称,东北地区人口长期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放开生育政策就能解决的。关于互联网上“东北地区将试点放开生育限制”“生育政策将全面放开”等推测,不是答复的本意。

事实上,无论是东北还是全国,提高生育水平势在必行。而关键是在公共服务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解决家庭生育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

此外,关于加大对托育服务机构投入和幼师队伍培养,国家卫健委称,协调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创新开发产品。

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此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其中提到,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

国家卫健委表示,已经委托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机构开展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相关问题研究,并多次赴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开展专题调研。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东北边境地区的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如黑龙江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可生育三个孩子),但生育意愿不高。

“究其原因,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经济负担、婴幼儿照护和女性职业发展等方面,群众反映尤为突出,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大为减弱。”国家卫健委在回复中表示。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国家卫健委认为,该项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2月20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发文称,东北地区人口长期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放开生育政策就能解决的。国家卫健委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做好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相关工作。

提高生育水平迫在眉睫

事实上,提高生育水平,并不仅是东北地区的“当务之急”。2020年底,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曾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据了解,随着2016年开放“全面二孩”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从2016年的12.95‰下降到2019年的10.48‰,降低了2.47‰。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出生登记的新生儿较2019年减少了175.5万人,降幅为14.9%。

如果以2019年全国平均出生率10.48‰为标准,在内地31省市中,没有跑赢平均线的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上海、北京、新疆、内蒙古、山西、江苏、湖南、重庆。其中,东北三省出生率垫底。

分析认为,人口出生率下降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加速,抚养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是如果劳动力不足,工资水平将随之上升,企业成本因此增加,对外竞争力就会下降。

但是,如今高昂的房价和高额的养育支出,让许多处于育龄年纪的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

国家卫健委在回复中也表示,提高生育水平,关键是要顺应群众期待、聚焦群众期盼,在公共服务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解决家庭生育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提高群众的生育积极性。

据了解,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已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托育服务开局良好,成效初步显现。此外,国家卫健委日前还对外公布了《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

保险业探索并推出相关托育保险产品

对于加大对托育服务机构投入和幼师队伍培养,国家卫健委表示,协调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创新开发产品。

事实上,近年来,有关“建立0-3岁托幼服务体系”成为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将保险作为托育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呼吁建立和推广婴幼儿托育意外保障制度。

2020年12月,国办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及养老托育机构运营相关保险。

据了解,目前保险业已探索并推出相关托育保险产品。例如,2020年5月,光大永明保险和国家孕婴网联合发布了首款托育保险产品;2021年1月,南京市婴幼儿早期发展行业协会联合中国人寿南京分公司研制并推出托育机构保险方案,为托育机构防范、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供保险支持、重要保障。

“从产品情况来看,该项保险涵盖了针对托育机构和0-3岁儿童的保险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托育机构经办风险。但是,托育保险产品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开展此项业务的公司不多,随着婴幼儿托管机构的准入和经营行为的不断规范,相关保险产品会逐渐增多,保障范围也会逐步扩大。”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

链接:从想生到敢生

如果全面放开生育,出台积极配套的鼓励生育的措施非常重要。如果仅有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出台而没有实质性的配套跟进措施,很多人即使想生也不敢生。如今,家庭多生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非常高,这些成本不应该完全推给生育的家庭,需要国家、社会、单位、家庭共同承担。

生育孩子家庭面临的首要现实问题就是孩子的看护问题。如今,女性生育意愿有所下降。很多女性在职场上如鱼得水,收入不菲,而生育孩子之后,面临着看护孩子的重任,往往两头兼顾,疲惫不堪。所以,应该建立起由政府、单位、家庭共同分担的孩子看护成本机制,根据出生孩子的数量给予相应资金补贴,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并且,应该给予女方或者男方更多的产假,让他们有足够的看护孩子时间。

其次是解决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给儿童建立起更好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解决家庭养育孩子的后顾之忧。

再次,在教育方面,政府应该投入更大的力度。应该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兴办更多的托幼机构,增加中小学数量,切实解决入学难问题,让出生的孩子能得到较好的教育机会。

此外,随着多个孩子的出生,家庭住房条件需要改善,对于生育多孩家庭应给予购房、租房财政补贴或者降低房价等优惠政策,让多生孩子的家庭能够有房住、住得起房。

因此,生育全面放开,要在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上下工夫,医疗、教育、托幼等方面成本降下来,“想”生娃才能变成“敢”生娃。

(孟思源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