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如果”,最好别讲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同志在介绍国企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央企业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政治账,坚决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去年主动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全年整体降低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如果考虑到这部分因素,中央企业去年净利润实际增速应该在两位数以上。确实,从中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对企业、对居民带来的影响,确实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履行了很多的义务。特别是减税让利方面,做出了很大让步。国资委提供的这一数据,也应当是符合央企的实际情况的,是能够证明央企在疫情防控中所做的贡献的。但是,作为出资人,是否需要用“如果”的话来做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就值得思考了。把央企所做的贡献摆出来,把各种有说服的数据拿出来,也就可以了,公众就能够看到央企所做的贡献了。而在这些的后面,再加上一句“如果考虑到这部分因素,中央企业去年净利润实际增速应该在两位数以上。”就有点画蛇添足,会让公众产生反感。因为,“如果”二字,实在内涵太深,太容易引起舆论和公众的别样想法。如果不是发生疫情,如果没有全球金融危机性,如果,等等,如果都没有“如果”了,那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有什么区别,还需要分央企、国企、民企干什么,正是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情况,存在各种不可预见性,才需要企业在关键时间能够站出来,能够应对各种来自外部的困难和压力。作为央企,在经济遇到困难,其他企业和居民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央企的义务,是完全应当的,也是必须做出的姿态。因为,央企享受的权利和资源,也是其他所有制企业所不具备的,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和条件。既然享受的权利和待遇最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自然也应当最多,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表达的东西。给其他所有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让利,只是享受资源后的一种姿态,并不是特别贡献。在这里,我们也用如果来表达一下,那就是,“如果没有特殊的资源、政策条件,央企能够实现这么高的利润吗?”。这样一问,也就使“如果”变得像斗气一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机构,也是出资人,更多的应当用含蓄而低调的话来表达央企所做的贡献,把几则数据告诉公众,也就达到目的了。国资委主任郝鹏表示,今年中央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要有明显提高,同时还要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健可控。这就很好,很直观、真实、明确地表达了央企追求的目标和自加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实现了,就说明央企的工作做好了,央企真正扮演了国民经济支柱的作用,对其他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也是一种促进。所以,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表达央企的地位、影响、贡献、作用,需要讲一点艺术性,避免做好了,反而因为表达不够妥当而产生相反的作用。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