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的时代印记及其他

财经
2021
02/26
06:33
亚设网
分享

《你好,李焕英》的时代印记及其他

【胡说一道】

中国的老百姓(603883,股吧)真是全世界最好的国民,他们容易满足。

胡不归

我的家乡湖北襄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留下过不少名人的身影,如米芾、诸葛亮、孟浩然、习凿齿等等,但最近这百十年却鲜有名人出现。于是,那些祖上曾阔过的父老乡亲们,也就落寞地守着满布沧桑的斑驳古城墙,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然而,今年这个春节,乡亲们却像打了鸡血般兴奋起来。原因是一个出生于襄阳的小名人贾玲,以家乡为背景,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电影在春节期间大热,到目前为止票房已经超过了40亿。电影的取景就在贾玲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所以,那个地方一下子成了网红地,春节假日期间,成千上万的襄阳市民跑去打卡,以致于那个小小的厂区人满为患、挨挤不开了。

我的朋友圈里,不少朋友都在秀他们去打卡的情景。我春节回了老家,但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但从他们拍摄的照片里,我可以理解贾玲为什么要选择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作为影片的取景地。一方面是她的家乡情怀,另一方面,那些场景完全是现成的,不少地方还保持着她儿时的模样,完全不必去搭影棚再造场景了,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呢。不过从影片的市场效应来说,这点开销就不足挂齿了。

说实话,对于贺岁片这类商业电影,我一直不感兴趣,所以也没去影院观看。商业电影艺术价值往往不高,像前些年的《泰囧》啊《战狼》啊,收获的票房动辄数十亿,但在我看来,不过尔尔。留在深圳过年的妻子,带孩子和亲戚去影院看了,花了300多元。尽管我没看电影,但从朋友圈、网络上也不可避免地接收了不少影片的信息,那些场景我看着也觉得非常亲切,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影片里也差不多,所以我挺理解贾玲。

也正是因为那些场景如此熟悉,我心里反倒泛起一阵悲哀来。我在想,为什么三四十年过去了,那块地方还是没什么变化,以至于贾玲可以直接用来取景而不用再去搭影棚再现当年呢?你看,老旧的厂门、房屋,充满七八十年代气息的职工食堂,“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的墙头标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教导……让人恍然置身于那个一言难尽的年代。就像我们去一些偏远地区旅游,经常可以在乡村的土墙上看到“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一样。这些东西固然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但它们并不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古迹,却自然地留存了下来。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及现状。改革开放都四十多年了,这种历史的印记还完好地留存下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一种悲哀吗?

当然,我这么说是有些偏颇的。我的家乡这几十年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除了精心保护的古城墙、老城等古迹,城区建设也可谓日新月异,街道宽阔,高楼林立。但是,和贾玲电影里的场景一样的、能再现几十年前景象的地方也不少,这也至少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春节,我去一个姨父家做客,更加深了我的这种感触。大约二十年前我去过他家一次,本来以为他家里会旧貌换新颜了,但看到的景象与二十年前并无二致。墙面斑驳的宿舍楼、老旧不堪的家具,唯一的变化是家里多了一副麻将机。姨父说这是他花50元买的旧货。姨父是个退休的老工人,我相信,在大部分人生活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像他这样状况的人也有很多。为什么他们的生活,经历了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期,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呢?

但姨父是个乐观的人,整日笑呵呵的,惬意于能吃饱穿暖的小日子。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全世界最好的国民,他们容易满足。而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让每个地方的经济都得到发展,让每个人群都过上好日子,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冉笑宇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