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高通创投沈劲:挖掘5G2C创企潜力创新机会不会被大公司垄断

财经
2021
02/26
18:36
亚设网
分享

对话高通创投沈劲:挖掘5G2C创企潜力创新机会不会被大公司垄断

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

新浪科技张俊

中国5G商用已经迈进第二个年头,而无论是5G基站建设数量,还是5G用户的规模,都在全球遥遥领先。

作为高通的战略投资部门,高通创投在中国十余年的投资历程也见证了国内通信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历史变迁。随着5G商用的推进,高通创投将5G生态的培育作为重点方向,同时也在AI、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有所布局。

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向新浪科技表示,高通创投在5G To B和To C领域都挖掘出了不错的创业企业。但目前基于5G To C的创业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通创投今年将联合运营商在内的行业合伙伙伴一起,为这些创业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在他看来,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今天的智能互联时代,创业的门槛确实在不断提升。但他强调,创新的机会从来不会被大公司垄断,创业公司反而更加专注和迅速。“5年后5G的普及率会非常高,那时一些创业的苗子也将开始长成小树。”

投资方法论:看重战略价值 提供长周期支持

相比一般的VC,高通创投的角色是战略投资人(CVC)。

沈劲介绍,高通创投对创业企业有两个诉求:第一是战略价值,这些创新和创业要与高通的愿景、战略相契合;第二是产品回报价值。

在战略投资的思路之下,高通创投会专注于高通目前的核心业务、延伸业务以及目前尚未有业务但将来可以涉猎的业务领域。

在一些投资项目中,很多VC会有一定的基金生命周期,也即是需要在一定时间后谋求退出。沈劲介绍,高通创投使用的是自有资金,因此会提供更加长期的支持,甚至有投资的项目已经走到了上市、投资十余年还未退出。

资金支持之外,高通创投也会提供技术、商务、甚至创业导师等方面的支持。而技术支持毫无疑问是高通自身具备的独特优势,很多AI、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被投企业都在使用高通的产品和技术方案。

沈劲强调,在投资中高通创投也会更加强调合作的文化,而不是执着于追求很大的投资份额。他举例,高通创投曾在领投一家半导体企业时,投资份额与跟投的机构份额相同。

“一般VC通常自己要占80%的份额,仅剩下20%的额才会分给跟投机构。因此高通创投的投资思维,也体现了高通整体的文化,即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合作,建立起良好的行业生态,把整个蛋糕做大。”沈劲说。

重仓5G赛道 2C创企潜力待挖掘

据悉,目前高通创投已经完成投资360家初创企业,投资的规模达到15亿美元。而在时代的变迁下,高通创投的重点投资领域也在发生变化。

在3G和4G时代,高通创投在浏览器、应用商店、广告传媒、教育、游戏等领域有过布局;而在5G时代,5G、AI、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则成为重点发力的方向。

随着5G商用的推进,5G生态的培育无疑成为高通创投的重中之重。2019年,高通创投设立了2亿美元的5G生态投资基金。在5G领域,高通创投将投资标的分为四类:芯片和其他核心元器件、模组和终端、网络设备、应用和赋能。

沈劲认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5G的商用和部署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中国,5G基站数和终端数的增长,为5G的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高通创投今年将特别关注宏基站和小基站如何部署,专网有哪些实验网或者商用网,这些领域都会与高通创投今年的投资专注点息息相关。

在这四大类别中,5G应用的培育可能是普通大众最为关注的。

沈劲介绍,在To B应用方面,高通创投发掘出了一些很好的创业企业,比如做小基站的佰才邦,做驾驶监控的深度视觉等;在To C方面,也投资了云游戏企业达龙云,这家企业同样发展得不错。

不过他坦言,总体来看基于5G To C的创业企业发展相对缓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高通创投举办了5G生态投资大赛,募集到大约170多个案例,而实际上与5G相关的不到40个。“今年我们会与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整个行业一起合作,继续宣传、推广和挖掘,希望使得更多创业公司关注To C领域内用到的几项5G关键能力。”

在他看来,5年后5G的普及率会非常高,而届时这些创业公司也将从幼苗成长为小树,具备更大的发展前景。

创业门槛在提高 但创新机会不会被大公司垄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的创业者通过开发App创业;而在5G时代,更多创业方向则跟更倾向于技术和硬件。

沈劲认为,创业的门槛确实在在不断提升。不过在他看来,每个时代都会有伟大的公司成长起来,创业者也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契机。“作为投资人需要告诫自己,时刻保持警惕。我们会积极地观察和挖掘,一旦发现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敢于承担风险来为它们提供支持。”

而在技术和硬件方向的创业过程中,无疑也会面临着现有大公司的压力,比如小米华为等这类手机企业的SKU越来越多。但沈劲认为,创新的机会不会被大公司垄断,“我们信赖这些创业者,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动脑筋、找机会,将想法落地。他们的动力会比大公司要大,开发出的产品效果会更好,因为他们专注而且迅速。”

同时,创业者的退出也拥有了更多的途径。比如一部分创业公司可能会被大公司并购,或者成长壮大之后走向上市。在科创板的推出之下,硬件创业者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对于创业公司的发展,沈劲建议需要专注,当然有时也需要更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满足用户需求。他给出的路径是,先将一款产品稳定地开发出来,每年有20%到30%的增长;然后再开发第二款产品,获得20%到30%的稳定增长。在这种模式之下,创业企业可以一层层地构建自己的产品深度,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