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被举报一事
又有新进展
①实名举报人再发声
已与国寿调查组人员
进行2个半小时的谈话
②新华社实地走访+银保监会发声
监管将全面排查中国人寿
黑龙江省辖内相关业务
1
实名举报人再发声
已与国寿调查组人员谈过话
上周,实名举报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大量造假的视频,点赞数超过200万,甚至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后续又有多家公司接连被爆相关问题,想必保险圈儿的大家都知道~
具体的事件始末,参见本文第三部分。
1.中国人寿总公司,已经到当地开展调查!
昨日晚间,实名举报人张某,再度通过微博发布最新动态,表示目前已与中国人寿总公司纪委调查组人员谈过话。
具体内容,参见下图:
大家,仔细看上图,从其表述可以看到三点主要内容。
一是,目前中国人寿总公司纪委调查组已经到当地开展调查;
二是,调查组已经与举报人沟通,谈话近两个半小时,举报人详细说明了这3年来实名举报的情况;
三是,事件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调查结果仍待公布。
2.新华社实地探访,指虚假数据已成行业顽疾!
与此同时,新华社也到黑龙江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实地探访。
昨日晚间,新华社发布《涉嫌造假险企频遭举报,银保监会出手透露重要信号》一文,指出虚假材料、虚假数据,是保险业长期以来的顽疾,特别是在基层的虚假人力和虚假费用问题上。
2
看看这些最新回复
被举报人、中国人寿、银保监会
1.被举报当事人“问题不存在”,将起诉对方!
在这则举报视频发布后,中国人寿的被举报当事人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回应称,举报人在网络平台所说关于他本人的问题不存在,并表示将起诉对方。
其实,在此之前举报人,也曾被中国人寿黑河分公司告侵犯名誉权,详见第三部分。
2.中国人寿当日晚间回应,已派出调查组!
此外,在实名举报视频上热搜的2月24日晚间,中国人寿已经发声,指出公司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全面调查。
而且,从昨日举报人最新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看到,调查组已经在当地开展了调查工作,并与举报人了解情况。
3.银保监会发声:将全面排查中国人寿黑龙江省辖内相关业务!
由于该视频引起的关注太大,上周五晚间(2月26日),银保监会也对该事件进行了回应:
一是,黑龙江银保监局黑河分局,前期已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是,黑龙江银保监局,将举一反三,全面排查中国人寿黑龙江省辖内相关业务;
三是,已要求中国人寿总公司深入核查问题线索,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相关工作已经开展;
四是,根据查实的情况,将对相关机构和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3
事件全回顾—历时2年多
1.实名举报的内容
关于举报的内容,我们就不再过多赘述了,大家可以参考上图,或者去搜索相关文章。
2.举报事件,最早开始于2018年末!
至于,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从举报人的《所谓感恩,不是抛弃底线》一文中可以看到,2018年12月29日,她最先向黑河公司经理反应了相关情况。
当时的黑河公司经理称这些问题都不算问题,公司上下都这样做,而且是上级公司同意的。
随后,其也向其他部门进行过举报~
而且,也曾被中国人寿黑河分公司先后两次起诉其侵犯名誉权。
这样看,该事件前前后后已经拖拉了2年多的时间,2年的发酵,终于在今年年初以这么激烈的方式喷薄而出。
我们从举报人的微博账号发布的消息中看到,其发布的消息只涉及到实名举报这一个话题。
2020年6月21日其发布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国人寿黑河、嫩江公司的黑幕》。
但里面的评论都是2月24日以后的,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或者说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人们都没有能关注到这样的一个事件。
附:事件关键点回顾
2月24日 08:22
员工实名举报中国人寿大量造假
2月24日 10:11
遭实名举报大量造假,中国人寿回应称“正在调查”
2月24日 14:56
孙小刚回应:指控不实 将起诉对方侵权
2月24日 17:22
黑龙江银保监局回应中国人寿遭举报
2月24日 22:20
中国人寿回应女员工举报事件:已成立调查组赴当地开展全面调查
2月26日 22:24
银保监会回应中国人寿被举报
3月1日 07:37
中国人寿举报人再发声
4
事件感悟
不漠视“惯性”,理性思考
当然,近两年信保业务频频暴雷,退保黑产又起,再加上,去年武汉金凰假黄金和此次的国寿举报事件,背后揭示的风控不利,销售不规范被套利等问题,在保险业中确实是存在的。
然而,归根结底这些事儿,背后更多揭示的是任何行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漏洞和风险。
而且,银保监会一直在关注这些事件,并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多种措施整治行业市场乱象。
比如,制度层面,为了从源头扼杀保险销售误导,原保监会在2017年就出台了保险销售可回溯新规。
制度规定部分保险产品,应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以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予以记录,这就是大家俗称的“双录”。
再比如,近年来银保监会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全系统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处罚责任人员4554人次,罚没合计22.75亿元。
其中,寿险公司被处罚最多的原因,正是给予客户以外利益以及编制虚假材料。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13个精算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孟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