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从业人员考核、招聘由事业部或支行自定,报总分行报备,制定科技金融从业人员专门晋升通道。”
证券时报记者 段久惠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3月1日,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今年将提交两份提案,一份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效能,一份关于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
优化科技金融绩效考核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尚存许多痛点与难点,这其中既有机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不完善等因素。结合基层实践情况,韩沂认为,一大内因是银行绩效考核,目前没有对银行科技金融业务进行专门考核,“总分行对科技支行或科技专营机构差异化考核程度不明显”。
对此,韩沂提议要优化绩效考核,建议各级国资管理部门将科技金融业务纳入其管理的金融机构绩效考核范围,同时推动银行优化内部绩效考核设置。
“例如,可对科技金融事业部或科技支行绩效考核以三年或五年为一个周期,不考核无关业务指标,突出考核科技企业、私募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开户情况、投资基金存托管情况、科技贷款与表外授信情况、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情况等;科技客户、信贷、产品运用在考核中不低于50%,其他不高于50%,三年内允许亏损并对科技金融从业人员进行薪酬保护,不低于同级别行内人员收入。”
此外,他建议,“科技金融从业人员考核、招聘由事业部或支行自定,报总分行报备,制定科技金融从业人员专门晋升通道等等。”
科技贷款实行分级制补贴
韩沂注意到,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效能的难点是“风险收益不匹配”,银行稳健审慎的经营理念与科技型尤其是初创企业跳跃性、跨越式发展模式不吻合,“若没有股权收益覆盖债权风险,银行信贷难以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因此,他建议可以创新试点,对基础好的北上广深地区授权当地金融监管部门选择科技金融基础好的银行,对硬核科技企业员工持股专项贷款和优质PE、投资公司的周转性融资需求如流动资金、跟投资金、过桥资金等提供信贷支持,该类信贷资金建立专户、专款专用。
在改进外部环境方面,他建议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国家主导的技术评估公司,推动建立权威的、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质押和处置平台;建议财政贴补和政策性担保在银行科技贷款逾期90天后即在其承担额度内先行代偿,以降低银行科技贷款不良率,提高其展业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完善风险补偿与奖励政策。他建议财政部门建立对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的奖励与风险补偿政策,对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的首贷、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提高奖励与风险补偿比例。
比如,“对银行单笔1000万元以下普惠型科技企业贷款,不良率1%~5%以下政府风险补偿可承担70%,不良率5%~10%政府承担50%,不良率10%~15%政府承担30%,不良率超过15%和低于1%的财政不补偿。对保险公司包括首台套、专利险、产品研发险、关键设备研发险等科技保险进行财政补贴。”
推动商业养老扩面扩容
韩沂在提案中称,经过多年发展,作为第三支柱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商业养老年金保险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但与其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应承担的功能存在较大差距。
他认为,从目前第三支柱发展状况来看,除了公众个人养老意识不强,产品宣传不足等问题外,还存在“第三支柱涵义、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定义”、“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第三支柱养老账户管理体系”的问题。
他建议,首先,“多部门共同研究,明确第三支柱的涵义、内容和范围,并出台正式文件”,“将一定期限以上,以养老为目的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养老目标金融产品”在符合条件前提下纳入其中。其次,“借鉴现有税延养老账户管理经验,扩大其运用范围。”比如,推动将符合前述特定条件(例如以养老为目的、领取起期在退休后等)的各类金融产品纳入税延养老账户,允许参保个人自由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
而对于养老保险规范发展中“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覆盖面较窄”的情况,他建议尽快出台新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或明确延长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面扩容,加大优惠补贴政策力度和覆盖面。同时,优化完善养老金领取期税收政策,利用差异化税率引导消费者终身领取或不少于15年的长期领取,确保资金的养老用途。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