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许诺)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接受视频采访中表示,实体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也是实现“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他认为,过去“中国制造”已经形成出色的成本和效率优势。进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还需要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提质增效,加快迈向中高端。
杨元庆代表认为,加快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这里的IT不再是传统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而是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他强调。
杨元庆代表表示,所谓“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当“端”采集和产生的海量数据(603138,股吧),利用大数据工具进行存储和管理,通过“边-云-网”提供的计算力,配合以人工智能的先进算法,对各行各业的机理加以学习、总结、提炼,就能让计算机对业务决策更精准、管理流程更高效,创新商业模式。
在大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只有通过“新IT”全要素协同发力,才能将数据更好地转化成生产资料,产生价值,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以“新IT”赋能实体经济,实现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不仅能够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而且能让各行各业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来促进消费、创造新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只有把内循环的基础夯得更扎实,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循环中去。
“国家开启十四五周期,构建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之时,我特别赞成把国内投资重点放在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建设的大方向上,这比投资传统的钢筋水泥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内循环的形成。”杨元庆表示。
推动新IT赋能实体经济,也离不开供应链协同和安全作为保障。杨元庆代表认为,供应链金融通过科技手段,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关联和捆绑,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要素融合与优化,有利于企业实现协同生产,提高运转速度,提升供需匹配效率,降低成本,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因此他建议,通过完善供应链金融贸易信用保险机制,建立多层次保险市场;推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金融科技,提高效率并防范风险;鼓励设立供应链金融领域基金等多项措施,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推动新IT赋能实体经济,还离不开“紫领”人才的支持和能动性。杨元庆代表还提出了推动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他认为,应当通过适当放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中的限制性条件;制定兼具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激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等,培养更多适应智能制造体系的专项人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赵泽 校对 赵琳
(季丽亚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