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转型背景下,FOF型理财产品成重要创新方向

财经
2021
03/11
14:36
亚设网
分享

发布机构:普益标准?诠资管研究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普益标准“诠资管”系列周报,获取更多报告,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普E智选APP。

1、FOF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

FOF(Fund of Fund)是一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投资组合策略基金,FOF以其他基金为投资标的,是各类基金的投资组合,通过持有其他基金间接投资于股票、债券、股权等资产。FOF型银行理财产品即基于FOF投资理念创设的理财产品,资管新规以来,FOF型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21年2月末,普益标准共录得159款FOF型银行理财产品[1],均为净值型产品,发行时间集中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了35款和115款,2021年前两个月共发行了7款。图表1:近年FOF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

行业转型背景下,FOF型理财产品成重要创新方向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深究现阶段银行机构发展FOF型理财产品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从金融市场的供给侧来看,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直接融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占比。银行理财增大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力度是顺应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选择。同时,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持续推进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和非标转标,明确公募理财产品可通过公募基金投资股票,且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更可直接投资股票,扫除了银行理财投资股票的制度障碍。第二,从银行理财的客户需求来看,虽然整体而言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但随着投资者的代际更替,8090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需求增强,现有银行理财产无法完全满足新一代客户的需求。FOF型银行理财产品同时兼顾了权益类资产投资和相对较低的风险(与权益类公募基金相比),在满足客户涉足权益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银行机构在行业转型背景下搭建更具特色的产品体系。第三,从银行机构自身的能力禀赋来看,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和风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借助此优势发展的银行理财以债券类资产的投资为主,较少涉足权益类资产,权益资产投研能力较弱,而投研体系的建设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机构都将面临权益类资产投研体系不完善、投研能力不足的困扰。在现阶段,公募基金无疑是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最强的资管机构,银行机构借助公募基金通过FOF切入股票投资是较好的选择。2、FOF型理财产品特点分析

从发行银行来看,FOF型理财产品主要由国有行和股份行发行。其中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发行数量最多,达91款,占总数量的近六成(57.23%),随后是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分别发行31款和16款,其余银行发行数量均不超过5款。值得注意的是,所有159款FOF型理财产品中,有117款由理财子公司发行,其中工银理财发行77款,建信理财发行31款,招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和信银理财分别发行4款、2款、2款和1款。可见在监管放开对银行理财投资股票的限制后,FOF成为理财子公司涉足权益市场的良好切口。

图表2:各银行FOF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

行业转型背景下,FOF型理财产品成重要创新方向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从产品类型来看,FOF型理财产品仍以固收类为主,但混合类产品的占比明显高于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情况。具体来看,固收类产品有98款,占比61.64%;混合类产品有60款,占比37.74%;权益类产品仅有1款,由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发行。固收类的FOF型理财产品普遍“固收+”策略,将大比例的资金投资于稳定收益的固收类资产,以获取一个稳定的回报,将少量的资金投资与基金份额,博取高收益。

图表3:不同类型FOF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

行业转型背景下,FOF型理财产品成重要创新方向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从客户类型来看,FOF型理财产品中私行产品占比明显较高。面向私人银行的FOF型理财产品多达50款,占比31.45%,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情况。其中部分原因在于高净值客户受教育程度和风险偏好普遍较高,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度也较高,因此率先在高净值客户中推行FOF型理财产品。

图表4:不同客户类型FOF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

行业转型背景下,FOF型理财产品成重要创新方向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从运作类型来看,FOF型理财产品中封闭式产品略多于开放式产品。具体来看,封闭式产品有90款,占比56.60%;开放式产品有68款,占比43.40%,其中有66款为半开式产品。所有产品的平均投资期限(开放式产品以付息周期计算)为525天,较其它理财产品明显延长,更加体现出价值投资的意图。

图表5:不同运作类型FOF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

行业转型背景下,FOF型理财产品成重要创新方向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总结而言,在宏观政策推动、客户需求改变、行业监管要求和银行机构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FOF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机构涉足股票投资和主动管理转型的重要创新方向。由于国有行和股份行整体实力领先,在产品创新方面更有余力,因此预计在较长时间内仍将是FOF型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主体。在具体的产品发行方面,虽然年轻一代投资者风险偏好抬升,但并未改变银行理财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较低的事实,FOF型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并重点面向私行客户是在当前背景下的较好选择。

注:[1] 产品名称中带“FOF”字样。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普益标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