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部首家“A+H”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看“第四极”的金融支撑

财经
2021
03/16
10:37
亚设网
分享

一次次的战略升级,正在推动成渝成为中国未来高增长的潜力区域。

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出台,“成渝经济区”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明确了“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等五大战略定位。

2016年,横跨四川和重庆的成渝城市群又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这一目标引领下,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如今,成渝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极为发达的区域,正在形成更大的合力。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2020年,以成都和重庆两座万亿级城市为双核的成渝城市群再度力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600405,股吧)”的历史使命,全力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金融国企,重庆银行立足成渝城市群核心,主动担当起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使命和责任,成为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支金融生力军。

从西部首家“A+H”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看“第四极”的金融支撑

同时,作为一家“A+H”上市银行,重庆银行所迎来的政策利好也在为资本市场所关注。近日,申万宏源(000166,股吧)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极高的战略定位,揭示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规格高、持续周期长、投入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当地金融机构有望乘发展之风,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伴随基建投资迅速做大资产规模,实现低风险规模驱动型增长。对于重庆银行A股,该研究报告给予了“增持”评级。

立足“经济第四极”

支持成渝两地高质量建设

为了切实服务“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整体目标,重庆银行率先推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规划》,计划未来5年在双城经济圈内投放资金5000亿元。

就在过去的2020年,重庆银行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成都、重庆中心城区、渝西片区逾70%的分支机构实现了信贷增长,在成渝地区新增贷款投放近1000亿元,向双城区域内各类项目建设提供超过100亿元资金支持。

为了激发创新活力,完善城市功能,重庆银行还将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2020年上半年普惠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在各项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为29.73%,居重庆市主要地方法人银行首位。

与责任并行的,还有发展机遇。

若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地理空间,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分别居于我国东、南、北、西四个方位。外界认为,这四大极点连点成线所形成的巨大的菱形经济圈将构建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盘”。

随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公布,成渝双城经济圈首次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成为中国发展版图中的第“四极”,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作为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内陆极”,成渝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被进一步激活,发展潜能不言而喻。

作为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较早的城商行,重庆银行已在区域内深耕了25年,肩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任,不但是重庆当地金融业的支柱性力量,并且早已参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早在2008年,重庆银行便设立了成都分行,是重庆地区率先在四川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近年来,该行在成渝地区积极布局、推进跨区域发展,除了网点覆盖至重庆市所有区县外,在成都市、乐山市、广安市等地的营业网点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业务架构和服务体系,拥有为区域内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能力。2020年以来,重庆银行成都分行存贷款规模均有增长,金融支持了天府国际机场、营达高速等一批四川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在同业投资和投行业务方面,重庆银行也将川渝地区作为展业重心。2020年,重庆银行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同业业务投资金额合计110.12亿元,涉及区域包含成都、泸州、德阳、遂宁、自贡、眉山、广安等城市及其下辖区县,其中成德眉资区域38笔、金额84.05亿元,成渝经济圈毗邻区域12笔、金额26.07亿元。2020年,重庆银行还为27家/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提供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服务,其中服务四川省各类企业11家/次。

近日,申万宏源研报指出,预计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出台后,川渝两地将进一步加速推动项目建设,重庆银行等当地金融机构有望乘发展之风,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伴随基建投资迅速做大资产规模,实现低风险规模驱动型增长。

建设“金融第四极”

推动双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被认为是推动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成渝地区这一“经济第四极”而言,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金融第四极”,对区域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成渝两地的金融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金融综合竞争力不断上扬。其中,成都在加快推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数量和门类位居中西部前列;在以建设“立足西部、辐射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的重庆,一批全国性、功能性的金融机构总部已相继落户,实现了银行、证券、保险、新型金融等20余类金融机构牌照全覆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显示,成都、重庆均跻身区域金融中心十强。

在“一盘棋”思路指导下,2020年,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与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正式签署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被提上日程。

成渝金融业携手发展过程中,重庆银行再次率先行动。

2020年4月,重庆银行与成都银行签署《共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强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一合作计划作为成渝两地的首个银银合作项目,正式拉开了两地地方法人银行携手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幕。

根据上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庆银行和成都银行双方将在符合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的前提下,重点在公司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零售银行业务、经营管理事项等领域开展十二个方面的深度合作。值得期待的是,双方还将共享营业网点资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放营业网点柜面的个人客户现金存取款等业务,为成渝两地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了增强对成渝地区经济、地方政府、实体企业、城乡居民的服务力度,重庆银行还秉持着“三项互通”的展业原则——

一是业务互通。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与在川同业机构通过业务渠道共享、客户评级互认、柜面互通、招商引资信息互通等方式,努力为川渝地区客户提供“政策无缝对接、标准高度一致”的高效、优质服务,推动双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

二是服务互通。发挥法人机构的体制优势,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市场特点,为双城区域客户打造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切实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发挥好金融集团的综合化优势,多渠道对接客户需求,打破业务边界,推动服务互通;

三是创新互通。推动创新领域对外合作,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开展“产学研”技术交流,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推动金融科技尽快部署,投入实际运用,实现创新互通。

随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化,重庆银行已步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既是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重庆银行的顶层设计、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产品创新、精细化管理等诸多能力提出了挑战。显然,重庆银行对此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

“A+H”夯实资本

稳健前行筑牢支撑功能

2013年11月6日,重庆银行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是率先在港交所上市的内地城商行。今年2月5日,重庆银行又成功登陆A股市场,完成了搭建“A+H”双融资平台的重大战略布局,成为西部首家在“A+H”上市城商行。

3月11日,上交所发布公告,重庆银行A股(601963.SH)被纳入沪股通名单,自2021年3月15日起,对上证沪股通指数的样本进行调整,调入重庆银行。而据上交所此前公告,3月15日将对港股通标的证券进行定期调整,重庆银行H股(01963.HK)被调入。

从资本市场历史情况看,随着重庆银行A股及H股入选沪港通下沪股通、港股通名单,重庆银行股票有望受到投资人的更多关注,促进流动性水平进一步提升。

而回到经营层面,通过A股上市,重庆银行募集资金净额37亿元,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高。申万宏源研究报告认为,随着资本大力夯实,重庆银行有望跟随当地政府积极投放体量大、质量优的项目快速扩表,走低风险规模驱动之路。

就目前而言,重庆银行已拥有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重庆银行稳健前行,经营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突出,成本支出管控良好,成本收入比逐年下降,对盈利保持正向贡献,业绩增长亮眼。2019年,该行营业收入119.91亿元、净利润43.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9%、13.1%,其中净利润增速创下近五年新高。

2020年前三季度,虽然银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波及,但重庆银行仍保持了规模和业绩双增。截至2020年9月末,重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5469.14亿元,较年初增长9.1%;2020年前三季度,在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整体同比下降8.3%的情况下,重庆银行却逆势上扬,完成营业收入97.97亿元,实现净利润40.04亿元,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3.19%、5.1%。

近年来,重庆银行加大对本地市场的深耕力度,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创新“线上化”战略,获取存款能力逐步提高,存款、贷款市占率逐年提升。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客户存款达3112.33亿元,较年初增长10.7%;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2682.74亿元,较年初增长8.5%。

此外,重庆银行不断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开展改革授信评价机制、全面开展风险监测等措施,资产质量逐步改善,不良率持续下降,优于同业水平。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降至1.23%,达到2017年底以来最低点;拨备覆盖率升至326.14%,较年初增加了46.31个百分点。

持续向好的资产质量、快速提升的拨备覆盖率,增加了重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支撑功能,为其后续积极投身区域内各项建设筑起了护城河。

不难预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指导下,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依托区位优势,重庆银行将伴随区域发展迎来又一轮发展机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