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的A股上市银行交上“报喜”答卷之际,近日哈尔滨银行、广州农商行两家中小港股上市银行预期净利润大幅下滑,吸引了市场的眼球。
两银行业绩“报忧”
3月16日晚间,哈尔滨银行在港交所发布业绩预告称,预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至80%。对于净利润下降,哈尔滨银行解释称,主要原因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信贷客户生产经营受困,还款能力下降,该行相应增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力度以及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实体经济让利。
谈及经营利润明显下滑的具体原因,哈尔滨银行在回应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根本上还是因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近两年该行资产质量出现下降,增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另外,向实体经济让利也是一方面原因。对于2021年的经营业绩如何预期,哈尔滨银行表示,近两年该行的经营业绩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已经出现比较大的下滑,目前的盈利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应该说是已经触底,预计今年的经营业绩将企稳回升。
哈尔滨银行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家上市银行,从盈利表现来看,近年该行业绩波动较为明显,2017-2019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9亿元、55.48亿元、35.58亿元。
2020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营业收入为78.41亿元,同比增长5.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58亿元,同比减少14.61%。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39%,较2019年末增长0.4个百分点。
近期同样交业绩“报忧”答卷的“港漂”银行还有广州农商行,根据3月12日晚间广州农商行在港交所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预告,该行经初步评估,预计其2020年度归属于股东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下降35%左右。广州农商银行在公告中公布了业绩预减的主因,一是实施减费让利等纾困惠企措施,影响净利息收入及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等下降;二是处置表外存量理财业务的历史包袱,影响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业绩超预期下滑利空股价
相较于A股上市银行业绩陆续“报喜”,一些中小港股上市银行的日子可能并不好过。对比去年银行业整体表现,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2020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4万亿元,同比下降2.7%。
再梳理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数据,2020年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实现净利润2146亿元,同比下降14.5%;农商行实现净利润1953亿元,同比下降14.6%。
就股价表现来看,截至3月17日收盘,哈尔滨银行收跌4.55%,报1.05港元/股,市净率仅为0.21倍;该行股价今年涨幅5%,近一年下跌了16.62%。广州农商行收盘报3.29港元/股,市净率0.5倍,今年以来股价下跌了6%,近一年涨幅0.94%。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超预期对股价利空,但影响股价的背后因素不仅仅是公司公布业绩,还与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未来成长性、公司股票估值水平、市场主线及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有关。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赴港上市的内地中小银行,大多是无法达到内地上市条件的企业,资产情况、经营情况比A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弱是大概率事件,它们对标的对象应该是内地未上市的中小银行。这类银行在港股的表现普遍乏善可陈,投资者对这类标的兴致不高,大多成交量小、股价常年低迷,业绩差于预期会进一步打压股价。
“港漂”银行股吸引力几何
当前银行股处于估值低位已是业内共识,银行股的大面积“破净”还在持续,“港漂”银行股投资价值几何也受到市场关注。
截至3月17日收盘,Wind香港银行指数今年以来涨幅11.92%,近一年涨幅10.56%。对比来看,Wind沪深银行指数今年以来涨幅12.08%,近一年涨幅20.45%。
周茂华指出,从行业趋势看,2020年银行利润下滑受突发疫情冲击影响,不同中小银行由于区域经济差异、经营能力和监管环境变化影响程度不同等,盈利状况也势必分化。随着国内经济延续良好复苏态势,企业经营状况改善,银行业盈利状况有望随之改善,2020年银行盈利财报不佳,属于利空出尽;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低洼和高股息等,对于中长期稳健性投资者仍具吸引力,但银行板块内部分化也将显著,投资者还需关注公司基本面,寻找未来业绩成长确定、估值合理的标的。
廖鹤凯指出,当前中资港股银行股除了个别银行,估值总体偏低,其中大型银行的投资价值在去年底港股投资风潮中已经开始显现,中小型银行的投资价值依然不大,市场热度也维持低迷。投资中资银行港股可以选择业绩较好、分红率高的大型银行标的作为稳定的投资标的,在今年动荡的市场或许是很好的选择方向之一。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嫡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