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医药18日线上举行业绩发布会,就2020年业绩进行解读。公司去年收入63.53亿港元,同比微跌3.6%,5年年度复合增长率达14.5%;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93亿港元,同比增长55.8%,撇除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57.2%,5年年度复合增长率60.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约63.5%,较2019年度增加约2.2个百分点。2020年,远大医药总资产录得约16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约22.8%,过往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4.1%。每股基本盈利期内为约52港仙,过往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约41.3%。
远大医药表示,2020年完成10项投资并购,9项创新产品或平台、2项基金投资及2项战略合作。业绩期内的投资并购与合作围绕精准介入治疗、肿瘤治疗、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及呼吸五官科四个方向重点布局,持续拓展本集团创新管线的项目储备。目前远大医药的创新产品更加强调原始创新,管线内产品实现了First in class,将基础研究的新趋势、科学前沿的新突破转化为创新产品的突破口。
截至2020年底,远大医药全年研发费用共计2.19亿港元,若加上新项目的预付款及其他投入,2020年全年研发投入及各个项目的投入超过15亿人民币。通过2020年一系列扩张动作,远大医药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4大技术研发平台和5大研发中心的布局。
通过自主研发和全球拓展相结合的创新策略,远大医药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涵盖涵肿瘤治疗、心血管急救制剂及高端医疗器械、抗病毒抗感染、呼吸及五官科及生物健康产品和原料药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创新药企业。其中肿瘤治疗管线产品上,远大医药已拥有12个全球创新产品,并有10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共覆盖9大实体瘤治疗领域。公司通过海外引进、在国内进行快速转化的方式,已经形成国际化布局、差异化创新、专业化发展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受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影响,国内医药企业逐步呈现两极分化。仿制药企业在集采后市值普遍大幅降低,估值趋于化工行业,而创新药企却在政策的鼓励下,不断获得市场给予的更高估值。在医保控费成为主流当下,创新成为医药企业的生命线。但是受限于国内创新药起步晚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的创新仍以追赶式创新和me too药物为主,过度集中于同类或同靶点的药物,少有企业真正实现了first in class。而远大医药切入高创新壁垒的领域,通过全球化的布局,实现了多个first in class产品的引入,并且通过协调全球资源,快速推进在研产品的进展。
从3月15日起,远大医药已经由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上调为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分股,后者反映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前95%的公司。目前港股医药行业的PS(市销率估值法)在7左右,而远大医药PS仅为3.7,香港生科指数内如再鼎、百济神州等公司的市销率分别为513和119。
“集团未来几年有着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争取每年有1-2个创新产品上市,完成15个创新产品立项,研发投入不少于营业收入10%,相信到2025年,远大医药将发展成为一家在核药、介入、感染领域优秀的国际化综合制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公司负责人史晓峰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