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前两月北京市吸引外资大幅增长

财经
2021
03/22
04:33
亚设网
分享

北京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3月21日,北京市商务局(以下简称“市商务局”)发布数据,今年1-2月,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其中,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引资占比超八成,“两区”建设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两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前两月北京市吸引外资大幅增长

商务服务业外资利用成倍增长

北京市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224家,同比增长25.1%;合同外资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其中,科技、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成倍增长。1-2月,高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占全市的51.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1.4亿美元,同比增长3.7倍,占全市的4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同比增长8.7倍,占全市25.7%。

1-2月,北京市香港实际投资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占全市的82.2%;韩国、美国和新加坡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71.8倍、43.4倍和4.9倍。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引资占比超八成。1-2月,服务业新设企业221家,同比增长25.6%;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新设企业182家,占全市的81.3%;实际利用外资22.6亿美元,占全市的83.9%。

服扩政策优势凸显

“两区”设立以来,各项任务不断落地。截至目前,251项“两区”任务清单实施率过半,形成了30项全国首创或首批突破性政策及项目。

其中,金融领域多个首创型、标志型重磅级机构加速落地。相关资料显示,金融法院正式挂牌,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及争议解决机构在京开展业务的路径进一步明确,法治保障环境显著提升。另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完成首单,开放公共数据总量及无条件开放公共数据集数量居全国前列,境外职业资格认可制度在多个行业实现突破,资金、数据、人才等要素流通更加畅通。

“两区”设立后,世界知名的气动元件研发与制造商SMC把本土之外的第一个海外地区总部设在了亦庄。SMC公司将统一负责在中国地区的5家法人公司的投资、制造、研发、销售的管理运营,结束由日本总公司直管的历史,加速中国市场投资。

SMC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拿到企业名称核准到正式获得企业营业执照,仅仅用了3小时,办理实效大幅提升。

此外,创新药研发企业赛诺根(中国)有限公司、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全国首支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等随着“两区”开放的政策红利,陆续在京“落户”。

北京经验将在全国推广

据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随着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在经开区挂牌,使北京经开区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验区(“四区合一”)政策优势于一体的区域。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出,创新“一线工作法”、“企业服务管家”等服务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叠加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在政策优势下,北京经验也可在全国复制落地。去年6月,北京商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中,第三批的7个实践案例各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借鉴。

其中,监管模式优化、新兴业态培育方面各有1个案例,即通州区运河商务区在项目主体出具书面承诺书的前提下,允许已建成、但尚未取得产权证的商业联合体凭土地、规划等“五证”为入驻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将企业入驻时间平均提前一至两年;新首钢园区统筹利用首钢搬迁后空置的厂房、闲置的体育场馆,举办品牌首发活动,规划品牌首店街区建设,打造一体化商业生态,促进了产业转型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