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充足,防范发达国家宽松政策外溢影响

财经
2021
03/23
06:34
亚设网
分享

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于3月20至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会议设置了金融业开放与风险防控、人民银行圆桌会、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等货币金融议题。

其中,央行行长易纲、工行董事长陈四清、中行拟任行长刘金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委员王一鸣、蔡昉等出席相关论坛,透过他们的发言可以管窥货币金融政策信号。对于货币政策,易纲表示,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工具手段充足。

对于金融风险,不少学者、金融机构高管都提醒要警惕发达国家宽松政策调整的外溢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的压力。在此之前,今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出,要严密防控外部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工具充足

易纲在论坛上介绍,当前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2%,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为2.2%。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

“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易纲表示。

实际上,货币政策空间主要是向下调整的空间。此前,为应对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提振市场信心,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2020年3月,美联储2次降息共150个基点,进入“零利率”行列。与此同时,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央行重启或加码量化宽松。

对比来看,欧美日政策利率为零甚至采取负利率政策,只能通过资产购买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中国仍是主要经济体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降准降息均有空间,因此中国央行不需要以央行大规模扩表的方式投放流动性。

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国货币政策也有放松,但显得较为克制。比如价格型工具方面,中国央行先后下调了逆回购利率、MLF利率,但仅下调了30BP,利率仍保持在合理区间,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此外。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银行货币创造的市场化功能正常有效发挥。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解读称,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加息和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但会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已增加对潜在经济增速的关注。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经济增速和潜在经济增速应当大体一致。但在受到严重冲击时,实际增速可能会偏离潜在增速,货币政策就要支持经济增长回归潜在增速。2020年即是如此,一季度经济增速负增长,远低于潜在经济增速,央行两次降息;而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速回归,央行暂停降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任委员王一鸣在论坛上表示,未来五年大体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将处在5%-5.5%的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货币政策委员会新任委员蔡昉在论坛上表示,2025年中国人口总量或将达到峰值,此后将负增长。总人口的负增长带来的不仅是供给侧的冲击(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同时对需求侧也有冲击,对消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警惕外部风险

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经过三年攻坚战后,专家、金融机构高管认为国内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且金融体系韧性增强。 “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能够抵御并且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尽管疫情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也产生了一些冲击,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刘金表示。

对于各界关注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刘金回应称:“一些舆论担心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不太透明,或者担心背后的风险仍多,但我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情况是心中有数的,商业银行每个季度都会对自己的资产质量进行重检,不良资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易纲指出,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平衡。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在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的同时,抑制金融风险的滋生和积累。

与此同时,他们提醒要警惕海外金融风险。陈四清表示,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采取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扭曲了传统资源配置和投资估值,增加了市场波动和信用违约概率。此外,金融风险高关联问题更加凸显,金融风险顺沿网络链条快速传播,产生市场共振的可能性加大。

刘金表示,当前主要国家的股市已经达到历史最高位,大宗商品的价格在经历去年大幅度的波动以后,再度大幅上扬,金融市场非理性繁荣的背后是金融和实体比较严重的背离,国际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在加大。近期受到各国经济复苏的进程不一的影响,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压力有所显现。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联储的零利率和无限量宽松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并推升本币升值。”王一鸣称,“如果美国经济超预期反弹,美联储边际收紧货币政策,又可能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大规模流出,甚至引发资产价格大幅下挫和金融市场动荡。”

王一鸣还提醒,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叠加宽松的流动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有色金属价格快速攀升。与此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上升。一旦通胀预期得到确认,货币政策开启逆向调整,有可能使潜在风险加速暴露。

(作者:杨志锦 编辑:林虹)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