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燕塘乳业(002732.SZ)发布公告称,近日,燕隆乳业收到了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企业核准注销登记通知书》,准予燕隆乳业注销登记。至此,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燕隆乳业的相关手续已经全部办理完毕。
2月26日,燕塘乳业还发布了一则关于调整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公告。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中国科技新闻网采访时表示,目前乳业市场的竞争力比较激烈,燕塘乳业在内部精简业务,将资源梳理整合,可以方便公司管理。营收依赖省内地区专家称向外扩展空间不大据了解,燕塘乳业是广东的一家乳品生产企业,成立于2002年,属于区域性城市型乳制品企业,主要收入来自低温奶产品。
2014年-2017年,燕塘乳业的营收分别为9.5亿元、10.32亿元、11.01亿元、12.39亿元,同步增速为8.21%、8.69%、6.62%、12.58%。2018年,燕塘乳业业绩出现下滑。营收达12.97亿元,同比增速将至4.68%,净利润下降65.06%,仅为0.42亿元。2019年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润大幅上涨13.85%、57.06%,达6.99亿元和0.67亿元。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2019年燕糖乳业的“高速”增长,与2018年的基数较低不无关系。燕塘乳业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企业前三季度营收为11.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14万元,同期下降13.98%。
财报显示,该企业2020年在研发费用上增加了不少的投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对于燕塘乳业这样的区域型企业来说,这个增长速度是正常的,因为它的市场覆盖范围小,可增长的空间不大。而燕塘乳业在营收方面也高度依赖于省内地区。
数据显示,2014年—2019年,该公司来自广东省内的营收分别为9.39亿元、10.19亿元、10.9亿元、12.27亿元、12.78亿元、14.44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重均在98%以上。
朱丹蓬说道:“燕塘乳业就算是对外扩张也很困难,因为现在伊利、蒙牛、光明、君乐宝等企业都非常的强势,所以燕塘乳业外拓的空间并不大,它反而要把战线收起来,把服务做得更好,把品质做得更好,把渠道维护得更好,我认为这样才可以。”
内部高管离职外部强敌环伺燕塘乳业降本增效应对压力翻看燕塘乳业近几年的公告可以看出,燕塘乳业在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动较为频繁。
2019年,燕塘乳业原非独立董事卫建侬、原证券事务代表王欢欢、原副总经理刘世坤相继辞职。2020年9月10日,燕塘乳业发布公告称,董事长黄宣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与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2月26日,燕塘乳业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安排调整,公司审计部负责人林晓萍近日申请辞去审计部负责人职务。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经审议,向监事会提名聘任曹翔为公司审计部负责人。
朱丹蓬对此表示,“这会对企业政策的延续性和战略的延续性带来一定影响。”在外部环境方面,随着巴氏奶在市场上“逐年升温”,无论是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还是新希望、光明等区域性企业,或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巨头,纷纷布局巴氏奶市场,这也加剧了燕塘乳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
宋亮认为,燕塘乳业面临龙头企业在常温奶、低温奶、进口奶方面的多重压力,最近两年超巴奶的崛起,使得龙头企业对于区域型奶企最后一根稻草的碾压也将完成。
“燕塘乳业可能会进一步在低温巴氏奶方面寻求高端化发展,同时也会在超巴奶方面布局,利用超巴奶来进行逆势扩张,”宋亮说,“总体来看整个奶业市场的格局,龙头企业对于区域型企业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区域型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来自保。”
据了解,“超巴”技术是近两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低温鲜奶加工方式的统称,使用超巴技术生产的低温鲜奶的保质期可以达到15天甚至更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燕塘乳业不仅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投产旗舰工厂逐步释放产能,在产品研发、销售途径两个方面也创新发展。
产品方面,从国内首创的“养生食膳”系列,到近年来的谷物酸奶、老广州酸奶系列,明星产品层出不穷。
营销方面,燕塘建立了覆盖全渠道的线下立体化营销网络及线上电商渠道,形成具有燕塘乳业特色的“联合营销舰队”。
去年2月份,燕塘乳业推动社区团购、生鲜门店、无接触配送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同时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优惠活动。3月份,其拓展新渠道,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带动业绩增长。
与此同时,燕塘乳业一直坚持“科技兴乳”。近日,燕塘乳业发布公告称收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是“2019年12月2日”,有效期为三年。燕塘乳业表示,未来将继续重视创新驱动,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公司竞争软实力。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