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人保交卷的日子,也是接受媒体界朋友检验的日子。”3月24日上午,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在业绩发布会开场提到。
整体而言,2020年,中国人保取得了稳中向好的经营业绩,集团保险业务收入5636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36亿元,同比增长1.3%。
据罗熹介绍,2020年,在行业面临车险综改费率整体下降的情况,公司保费仍实现正增长,而且业务结构得到持续改善;寿险内涵价值跨越千亿,新业务价值增速领先主要同业均值,新增起缴保费增速位于主要同业前列;健康险保费突破30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互联网医疗保险规模在人身险当中最大;实现投资收益率5.8%,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中国人保同样关注投资者回报。2020年全年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达到34.4%。H股股息率达到7.5%,高于行业水平。“今后,我们将在业绩提升的基础上,给投资者以更好的回报。”罗熹说。
罗熹在会上还坚定表示,作为共和国的保险长子,新人保将力争做市场经济的搏击者、奋斗者,真抓实干,马上就办,靠自己的拼搏奋斗重回行业“C位”。并力争到2025年,全集团营业收入位列全球保险企业前列。
谈战略与改革: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体系
谈及目前和未来的重要战略和改革举措,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财险董事长罗熹表示,去年9月,人保的班子进行调整之后,按照中央的要求抓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制定到2025年的规划以及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简单来说,2025年人保要实现集团营业收入进入全球可比的保险公司前列,财险主要指标要成为全球第一。到2035年,希望集团营业收入能进入前三位,财险所有指标要在全球进入第一。
第二,战略落地主要有两个抓手。一方面,年度预算和战略规划要有机对接,今年年初已迅速下达。另一方面,设计了42个战略项目,目的是解决保险的供给侧能力和效率问题,这些项目也都已下达,且都有团队开始实施。
第三,科技赋能。对整个科技体制进行调整,对技术架构也进行调整,对基础设施做了安排布局。另有一些应用系统在加快改造,以客户体验、以基层效率为中心,来推动整个科技赋能。
第四,完善治理体系。“治理比改革范围更大。因为改革可能涉及到资源配置问题,涉及到人员结构问题和薪酬激励问题,但治理是更大层面上的,涉及到整个集团的运行方式问题,尤其是一些子公司的运行方式问题。”罗熹说,对企业来讲,并不是说企业上市了,治理就一定现代化了。“这件事也是有现实的教训。去年我们发生了几个案件,其实都是反映了内部治理的问题。我们不回避这些问题,强力推动公司内部的治理体系完善,搭建现代公司治理的架构”。
最后一件事,就是文化的改造。“老人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承担了重要任务。但是,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保险公司多了,人保从原来的老大变成现在的老三,如何重回“C位”?这个事情有能力问题,有体制问题,也有技术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和思想问题,所以文化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
谈资产配置:
重点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
今年公司是否会继续扩大权益资产配置?对此,中国人民保险集团首席财务官周厚杰回应道,受益于经济的回暖向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转移,预计2021年A股市场仍然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但是,考虑到比较优质的股票估值在2020年已有明显提升,以及现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整个市场的波动性会加大,这与当前的形势是对应的。公司在权益投资方面,始终是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遵循审慎稳健的投资原则。公司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控制在可承受的风险限额之内,因为权益类投资的波动不但是对当期投资收益的影响,对净资产等很多方面也是一个综合影响。
公司重点把握结构性的投资机会,特别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盈利弹性大的公司,以及部分有长期成长空间的优质标的,将此作为未来权益投资的重点。同时,公司也高度关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的权益类投资机会。
谈车险综改:
今年车均保费仍将负增长
车险综改实施后,公司车均保费变化情况怎么样?未来车险业务发展判断及发展的策略又是什么?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拟任总裁于泽表示,车险综改后,10至12月份,公司整体商业车险的单均保费是下降的,但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家庭自用车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营业性货车占比有所下降。
“事实上,车险综改后,不管是人保财险还是行业,车均保费都应该是同比下降的,而且下降的幅度都不小。我们判断,今年全年车均保费可能还是一个负增长。”于泽说道。
对于2022年至2023年整个车险行业,他认为,一是整个车均保费会进入稍微理性的状态,恢复平稳;二是新能源车的爆发式增长仍会持续,因此预计保费也将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谈养老服务:
探索推动轻资产养老模式
中国人保在养老服务、养老产业,特别是在构建多层次养老社区方面有哪些实践进展,以及中长期的规划是什么?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董事长、总裁王廷科介绍称,近年来,中国人保集团高度重视养老产业的布局,特别是在推动“保险+服务”转型方面。2020年,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健康养老产业的投资,参与投资了多家细分领域的企业。并且新增了一批面向人民健康、面向科技前沿的项目储备,加强与国际领先的养老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探索引进成熟的养老产业技术、力量和人才,推进医养融合的高端旅居型城市综合体建设。
“当然,总体来讲我们在养老产业布局方面还做得不够。”王廷科指出,当前随着卓越保险战略的推进,特别是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集团下一步也将加大养老产业的布局,并采取轻重并举的模式来拓展养老产业。“但我们还是以轻资产为主,采取自建、收购等方式,打造养老社区的品牌,探索推动轻资产养老模式,构建有人保特色的养老服务标准,积极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抓住市场的发展先机,培育养老金融的核心能力”。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