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2020年累计让利超千亿

财经
2021
03/29
14:37
亚设网
分享

3月26日,工商银行召开业绩发布会,公布2020年经营情况。截至2020年末,该行总资产突破33万亿元。2020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001亿元,拨备前利润5948亿元,净利润3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2%和1.38%。

2020年,工行在合理让利实体经济、夯实资产质量的同时,通过优化结构、精细化管理等“组合拳”,营业收入和经营效益整体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取得了“稳中有进、优于预期”的经营业绩。

工行新行长首秀

此次业绩发布会也是工行行长廖林履新行长一职后的首秀,谈及2021年工作,他表示,“作为新任工商银行行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新的一年,将带领管理层抓好落实和推进这两篇文章。

落实方面,工行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监管要求、工行党委工作思路和董事会战略布局。推进方面,将做好三个“全力”:一是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做好工行“扬长、补短、固本、强基”四大布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力防控重大风险,以“管住人、管住钱、管好防线、管好底线”为要求,推进高质量风险管理;三是全力深化改革,在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中,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优质的银客生态系统,推进高质量转型。

通过“降、延、减”实现让利“减费让利与银行经营的关系,是共担责任、共赢未来。”廖林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2020年,该行综合采取多种举措,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超过1000亿元。重点采用了“降、延、减”三种方式。“降”主要是降低融资利率。去年工行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利率为4.46%,比上年下降47个bp,其中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4.13%,比上半年下降39个bp;新投资债券利率较上年下降19个bp。“延”就是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积极给予临时性延本延息的安排,2020年累计为10万多户客户办理了延本延息,涉及境内贷款1万多亿元。“减”就是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减负,这部分去年共计减费500多亿元。

2020年,该行着力推动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该行普惠贷款增幅达58%,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增加18.3万户,民营企业有贷户增加5.1万户。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

深化转型效果显现

2020年,工行发布了“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全面提升个人金融质效。

2020年,工行零售的作用更加凸显。从总量上来看,上年工行零售板块的营业贡献又创历史新高。结构上来看,在合理让利的前提下,通过业务转型,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居民的需求,实现了个人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和增量同业双第一,零售板块创造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又创了新高,达到56%。

数据显示,2020年,工行个人客户净增3024万户,客户总量达到6.8亿户。个人手机银行客户突破4.16亿户,总量、增量、月均动户数均位列市场第一。个人客户金融资产余额突破16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增长11.3%。

2020年,工行还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了数字工行建设。

不良资产处置加快

2020年,工行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176亿元,比上年增加289亿元。

“去年工行的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健,主要指标处于稳健区间。虽然管理的压力有所增大,但是我行针对性的一些管理措施落地见效,风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工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资产质量的核心指标表现为“四降、两稳”。

“四降”是逾期贷款、逾期贷款率、关注贷款和关注贷款率这四个指标比年初均有下降,其中逾期贷款率是1.44%,比年初下降了16个bp。关注类贷款的比例是2.21%,比年初下降了50个bp,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首次实现年度为负数,这些前瞻性的指标持续向好。“两稳”是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保持平稳,其中不良贷款率1.58%,虽然略有上升,但是波动不大,处于行业较优水平。

(李悦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