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建行召开业绩发布会 。新任行长王江带领的高管团队,用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详尽回答了分析师和媒体关于贷款创新高、房贷集中度、资本补充、风险防范等诸多热点问题。
新增贷款1.76万亿投向这些领域
有分析师提问表示,2020年建行贷款规模增速比较快,且增量很大,主要投向哪些领域?
建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表示,为抗击疫情和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落实纾困政策,助力六稳六保。建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投放力量,2020年新增贷款1.76万亿,余额达到16.79万亿,无论是余额还是新增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据靳彦民介绍,去年建行境内公司贷款新增1.4万亿,个人新增7565亿。其中为超过1万家重点企业的疫情防控投放新的资金1257亿。同时,通过网络供应链融资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6.5万家企业,提供超过5600多亿的信贷支持。
此外,在建行传统的优势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2020年新增了6504亿占比达到当年新增的三分之一。新增贷款中,还有2229亿是用于制造业的投放,1669亿为绿色信贷投放。
不过,靳彦民强调:“2020年的信贷投放虽然是历史最高,但我们没有在客户的选择、资产质量方面放松管控,还是很有信心” 。
至于延期还本政策后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及后续安排,靳彦民表示,建行基本上做到了市场化的原则,应延尽延,成效也比较明显。他表示,建行去年延期安排的3540多亿元、1万多户,其中一半都属于小微企业。经跟踪,这些企业延期以后,生产经营得以延续,目前看整体的风险是可控的,占比也比较小。
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好转,这些企业生产经营也应该说逐步的恢复,比较顺利。现在虽然国家给了我们继续延期到年底的政策,但我们通过监测发现,这些客户申请延期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基本上都可以保障到期还款,少量的申请延期”。
房贷超标部分逐步化解
对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要求,建行作为中国最大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银行,如何平衡好业务发展和监管的要求?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83万亿,增幅9.91%,占比为34.73%,较监管要求略高。此外,该行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7885.6亿元,占比为4.7%。公司贷款中的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4727.28亿元,较上年增加764.25亿元。
根据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建行等国有大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为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为32.5%。
建行副行长吕家进在回答提问时表示,该行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稳妥促进对公房地产业务平稳发展,保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适度增长,有序降低房地产相关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总体来说,房贷集中度新规的过渡期相对充裕,预计该新规对贷款规模增长的影响较小,超标部分会逐年消化。
吕家进还表示,按照监管规定,建行将对房地产开发贷继续实施名单制管理,专注于对一二线城市中的优质项目进行支持,严格把关项目用途,将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稳妥推进对公房地产业务发展。个人按揭贷款将优先支持刚需群体,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住房改善需求。
吕家进称,建行积极贯彻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早在2017年末,建行就提出了发展住房租赁,并把住房租赁作为该行的一项重要战略实施。经过三年多的耕耘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市场化、体系化的住房租赁专业服务模式。据介绍,建行已经在全国320多个城市,20多个地市级以上的行政区进行了推广,累计上线房源超过2400万套。
息差管理有难度
建行2020年的息差比2019年有所下降,主要是什么因素,未来的息差走势如何?
对此,建行行长王江在会上坦言:“息差管理是当前建行资产负债管理备受关注,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当前整个世界经济环境低增长、低利率、低投资的现象,息差收窄应该是商业银行一般性、普遍性的特征”。
王江表示,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再加上整个金融市场利率的下行,LPR改革的推进等因素导致贷款利率下调和银行业净息差的下降。
数据显示,2020年建行净息差是2.19%,同比下降13个基点。
王江分析称,影响最大的就是生息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去年拉低净息差15个基点。贷款主要受LPR下行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让利等因素的影响,贷款的收益率同比下降。去年整体的贷款定价,整个新发放非贴贷款定价是4.38%,新发放对公非贴贷款的定价是4.11%,比2019年有了大幅的下滑,拉低了净息差10个基点。在资产端,债券及同业拆放收益率的下降,低了净息差的5个基点。负债成本的分化,整体推高了净息差4个基点。受竞争的影响和客户存款定期化、理财化的影响,一般性存款的付息成本同比上升,拉低了净息差2个基点。同业存款,发行债券等成本同比下降,拉高了净息差6个基点,一高一低推高了净息差4个基点。
王江表示,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大了贷款投放的力度,在加大存款力度的同时,建行主要是通过货币市场的运用对同业拆放进行有效的应用,拉低了净息差的2个基点。整体拉低了净息差13个基点。
王江表示,2021年的整个息差管理,净息差应该说有难度,有压力,但我们认为总体保持平稳状态,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下一步,建行将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化,加强动态监测和风险预判,秉持稳健经营理念,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增长。资产端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抓住重点领域的业务机会,持续提升资产风险定价和差异化的定价水平来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在负债端,要坚持量价平衡,合理地调整负债产品,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净息差保持行业的合理水平。
将发行1600亿二级资本工具
建行在内的各大银行去年资本充足率都有所下降,此前是保持上升的,去年下降的原因何在?
对此,王江表示,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和稳健性的关键指标。2020年面对疫情挑战,各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主要两方面原因,一是对于抗疫需要和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商业银行普遍加大了贷款的投放力度,这必然带来风险资产的快速增长,这会稀释资本。
二是受疫情的影响,银行客户,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经营的困难。建行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对存量资产不断夯实基础,加大了拨备力度,不良的暴露和处置。去年建行整个不良资产的处置达到了历史新高,1900亿。加大了不良暴露和处置的力度,使得当季利润的影响,未来资本的积累一定程度的减弱。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建行资本充足率为17.0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2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62%,较上年相比分别下降0.46、0.46和0.26个百分点。
王江认为,“今年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包括建行在内的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他表示,建行董事会高度重视资本管理,审议通过建设银行未来三年的资本规划,明确了坚持内部积累和外部补充并重的资本补充策略。建行首先坚持内部的积累,靠自身的价值创造,靠提升利润适度增长的能力来坚持内源性的资本补充机制。另一方面,建行将适当加快外部资本的补充节奏,于2022年3月底之前发行不低于160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二级资本的工具。建行要强化资本的管理,逐步的改变高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走一个轻资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之路。
他认为,去年建行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内部通过调整和优化负面清单模型和计量工具,通过存量资产信贷资产的优化,去年节省4300亿,支撑信贷快速增长。
(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