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黄培昭 任重】巨轮终于浮起来了!月圆之夜神奇的潮汐力量,让困在苏伊士运河航道上的巨型货轮“长赐”号于当地时间29日上午4时30分成功上浮,摆脱了长达6天的搁浅。随着这条国际重要水道“将很快恢复正常通航”的预期升温,国际油价29日经历了一波兴奋的下跌,埃及总统塞西也发推特宣布“今天,埃及人成功结束船只搁浅苏伊士运河的危机”。不过航运界人士评估,当前排队等着通过苏伊士运河的400艘船,全部通过可能还得花至少6天时间。“苏伊士运河塞船凸显全球体系的脆弱性”,媒体感叹称,当船舶变得越来越大,贸易航道却开始“动脉硬化”,全球货运对早期建造的狭窄航道的依赖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长赐”号驶入宽阔水域
据埃及“阿拉比亚”电视台29日报道,“长赐”号货轮于当地时间29日15时左右完全浮起,开始向大苦湖驶去。大苦湖是苏伊士运河河道上相对宽阔的一片水域。“长赐”号将在那里停留,接受技术检查和各种盘问。据美国雅虎新闻网29日报道,完成“长赐”号解救任务的是11艘港口拖船和2艘远洋拖船,连日来挖出的沙子有3万立方米。“长赐”号船东指定的救援公司荷兰皇家博斯卡里斯威斯敏斯特公司29日下午宣布:“苏伊士运河不再受阻。”“为期6天的肠梗阻总算通了”,在埃及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帖这样诙谐地说。
据埃及《七日报》报道,29日早些时候,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已经宣布,苏伊士运河从当天中午12时开始恢复通航。他说,等待通过运河的货轮已达到400艘。另据《金字塔报》网站29日早些时候报道,当地时间19日早晨,“长赐”号的航向已修正80%,一旦被引导至等候区,航道将恢复通行。脸书上的一则视频显示,“长赐”号船尾开始离开河岸,视频里还有一些拖船在“长赐”号周边活动,有欢呼庆祝的声音传出。据《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报道,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当时表示,救援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但船已经动起来了,“快要成了,还差一点”。
埃及总统塞西第一时间发推文,对货船获救表示祝贺,对埃及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营救出被困巨轮表示感谢。当地媒体报道,此前一天,塞西已下令,做好卸下船上货物的准备,以减轻船重,使船能够重新浮起来。不过在这之前他们准备做“最后一搏”,因为28日夜晚是涨潮的时间,潮汐的涌动有助于救援工作,结果如愿以偿。据参与救援的人士说,这次春季涨潮潮高超过以往,推动“长赐”号移动了23米左右。
随着运河堵塞情况缓解,石油价格随之下跌。29日,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价格下跌多达2.5%,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应声下跌。
运河“瘫痪”的代价
尽管如此,“长赐”号被困事故已经造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危机。据悉尼广播公司29日报道,“长赐”号造成的这种堵塞每小时的损失约4亿美元。据《劳埃德船舶日报》估算,运河每“瘫痪”一天,相当于损失96亿美元,其中向西的交通价值约51亿美元,向东则约45亿美元。而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根据货物价值收取费用,每艘船的通行费至少为数十万美元。
据英国《卫报》28日称,被延误的货轮中至少有20船牲畜,船上运载的牲畜多为牛羊,受困动物总数约为9.2万头。“动物国际”欧盟地区协调员魏丁格尔形容这是一颗颗“生化定时炸弹”。法新社28日称,除了牲畜,其他被延误的货品还包括:至少100艘载运石油、成品油、液化天然气的船舶;至少有17艘化学品油轮;分布在15艘货轮上的80箱茶叶;110个集装箱的宜家家具;至少一辆运水货轮;一批要运往中国加工成贴面地板再运回英国的法国橡木……而据《劳埃德船舶日报》报道,多达90%的受影响货物并没有投保延误险。
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导致叙利亚国内燃油危机持续恶化。叙利亚政府当地时间27日已经宣布,对现有燃油进行配额供应,只有面包房、医院、供水站、通信部门及其他重要科研机构才被优先供应燃油。
即使运河重开,欧洲也难松一口气。丹麦“海运情报”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延森28日表示,每周约有30艘从亚洲驶往欧洲的集装箱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运送约38万个集装箱。他说,即便疏通运河拥堵只需两天,也会导致11万个集装箱延误,“这将加大一周后欧洲港口出现拥堵的风险”。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称,“长赐”号被移走后,还需要3天多时间清除航道拥堵情况。但全球最大集装箱运输集团马士基29日在客户咨询声明中称,从当前船只积压情况看,全部队伍通过可能得花6天或更长时间。马士基还称,“长赐”号受困苏伊士运河对全球航运业造成的破坏效应,可能得花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化解。
全球“更加依赖”的风险
《华尔街日报》29日称,该运河恢复通航后,人们的关注焦点将转向这场灾难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谁该为此负责。参与该项调查的人员已表示,他们正重点关注一场沙尘暴和一股大约持续两分钟的强风,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长赐”号不可避免地偏离了航线。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则表示,“长赐”号搁浅的主因可能不是沙尘暴,而是人为或者技术失误。
据联合国的数据,国际贸易量的80%左右是通过海上运输的,而全球约12%的贸易量通过苏伊士运河。韩国《中央日报》29日称,苏伊士运河因为把欧亚航线缩短了9650千米,给国际物流运输带来了重大革命。但这次塞船事故发生后,许多货轮只能像152年前一样绕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分析认为,贸易航道出现“动脉硬化”将导致全球经济恢复速度变缓,加剧由美国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长赐”号体型过于庞大可能也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一个因素。据《今日美国报》29日描述,悬挂巴拿马国旗的“长赐”号货船重22万吨,载有2万个集装箱,“几乎与帝国大厦一样高”。新加坡《联合早报》社论称,苏伊士运河交通重大事故发生,凸显近年来超大型货轮出现所带来的潜在危险,这一点似乎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在“自由航行”的课题上,但这次事故说明,一些重要航道,如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安全,也必须得到同样关注。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密切,当供应链突然中断时,也立即会触发前所未有的连锁反应。运河事故是与新冠肺炎疫情接踵而至的警讯。如何确保供应链的韧性,“是生死存亡的大课题”。
彭博社29日引用分析人士的话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苏伊士运河的堵塞成了压垮全球贸易的那根“稻草”。《纽约时报》29日也评论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又一个关于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的风险警告”。从洛杉矶、鹿特丹到上海,任意一起事故就可能引起全球性混乱。“随着我们变得更相互依赖,我们也更容易受到随之出现的脆弱性的影响,而这种脆弱性总是不可预测”。牛津大学研究全球化的教授戈尔丁说:“没人能预测一艘船会在运河中间搁浅,就像没人能预测疫情会从哪里来一样。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次网络攻击,或者下一次金融危机,但我们知道它一定会发生。”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