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前,拜登在上任以来的首次记者会上就不加掩饰地披露过要在基建方面超越中国的野心。当时还被媒体泼冷水,称他痴心妄想。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
当地时间周三16:20(北京时间4月1日凌晨4:20),拜登预计将在匹兹堡宣布2.25万亿美元的一揽子基础设施和就业支持计划。
该一揽子方案中包括约6500亿美元用于重建道路,桥梁,高速公路和港口,约4000亿美元用于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3000亿美元用于住房基础设施,3000亿美元用于振兴制造业。
拜登的这项计划导致美债出现新一轮抛售。5年期美债收益率升破0.90%,触发了一笔大宗出售交易;欧洲债市也遭卖盘波及。
报道称,在2.25万亿美元的计划以外,白宫还将推出约40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贷款项目。其他投资包括数千亿美元用于电网,全国高速宽带和清洁饮用水。
此外,白宫将在几周内出台第二套草案,预计将包括扩大医疗保险,儿童税收抵扣等。
所有法案的规模总和可能超过4万亿美元。
那么这笔钱从哪儿来?谁掏腰包?
拜登有一个“四步走”的加税计划,以废除特朗普2017年税改中有利于公司和富人的部分内容。
1、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1%提高至28%。这在10年内将为美国政府增加7300亿美元;
2、削减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等公司的税收优惠。未来十年为美国政府带来5500亿美元;
3、提高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未来十年这部分税收或将达到1100亿美元;
4、针对年收入达到100万美元的个人提高其资本利得税税率、扩大遗产税的覆盖面。这部分有望给美国政府带来3700亿美元收入。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对公司和美国最富有群体加税会伤害整体经济增长,近几十年所践行的“涓滴理论”并没有成功,是时候转换策略了。
目前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作为堂堂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薄弱的基础设施一直是美国的痛点。
3月份,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发布一份长达170页的报告称,由于联邦政府多年来的不作为,美国的基础设施状况每况愈下,今年的总体评分是C-,即“有重大缺陷”的“平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评分已经是20年来的最高得分。这份报告认为,要改善美国基础设施达到B级,需要在未来10年投资2.6万亿美元。
今年2月,得克萨斯州遭遇寒潮和暴雪,电力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超430万户家庭断电,1400万人停水,电价飙升近200倍。
这场百年一遇的寒潮风暴导致近四百万人在零下十度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无数民众只能捡木头生火取暖,近六十多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无情地暴露出美国基础设施存在的巨大问题。
工人们在得克萨斯州敖德萨准备修理电线杆 图源:新华社
美国科技类博客网站“科技咀嚼网”发文指出,得州发生的灾难已经让一个冷酷的事实变得非常清楚:美国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失败,使美国任何地方在突发灾害来临时都无法幸免。
得州停电断水的问题只是暴露了美国基建脆弱的冰山一角,由于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电网,大多数线路和变电站属于私营公司,缺乏统一调度,很容易出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美国的电力系统设施十分陈旧,大量电网设施几十年来从未升级,导致设备老化。
数据显示,美国70%的电力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已经运行了二十五年以上,许多装置达到了运行极限,随时处在崩溃边缘;美国大坝的平均使用寿命为五十六年,目前有17.1%的大坝年久失修;城市管道大多建于上世纪,管道老化严重影响水质。
美国道路交通建设协会做了个调查,结果显示,美国近5.5万个桥梁有结构性缺陷,约有1945公里,这些桥梁的平均年龄是67年。
美国的基建投资还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富人居住的地方,电线杆是不锈钢的,贫民区的电线杆甚至是年久失修的木头。美国的地铁站虽然破旧,老鼠横行,但至少能正常运转,美国的地面公交系统连基本的准时到站都保证不了。
美国基建为什么沦落至此
一百年前,美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基建狂魔",早在1850年之后的60年间,是美国铁路的黄金时代。那段时期美国拥有近60万公里铁路线,约占当时世界铁路总和的一半,极大助推了美国的发展。
然而今天的美国各项设施都面临着电力老化、年久失修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总得来说,美国的基建可谓是一团糟。
目前美国基建的年久失修是个大问题,施工效率也是个大问题。
就以上述提到的德州寒潮举例,由于断电,很多家庭只能用蜡烛做饭,而电网公司用了一个很“资本主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直接涨价,涨到居民用不起为止。
基建注定是一项耗费大,回报慢的项目,由于美国政府的短视加之资本的贪婪。
需要国家投钱就改私营;基建不挣钱,公司就自由调价,一套组合拳下来,让“不划算”的基建投资陷入破败局面。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