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翔宇医疗登陆科创板,成为河南首家来自医疗行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深耕康复医疗器械行业近20年,翔宇医疗已成长为具有全系列康复医疗器械生产能力的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公司连续4次、共35种产品被选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在极超短波治疗仪、功能性动作康复训练(八件组件)、全身音波垂直律动康复训练系统等20余个设备品目下,公司是唯一被列入目录的生产厂家。
“我们的定位是研发引领型企业,各项指标都符合科创属性,因此科创板成为我们的首选上市地。”翔宇医疗董事长何永正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视产品质量,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以可持续的稳健的增长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研发引领康复医械市场
从首个多功能牵引床,到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再到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激光磁场理疗仪等,翔宇医疗在康复医疗器械领域“长跑”近20年,以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产后康复、医养结合等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康养服务保障。
在何永正看来,研发引领形成了翔宇医疗最鲜明的科创特色,也是公司将上市地瞄准科创板的原因。他总结了公司研发经历的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产品研发,从单个产品向全系列产品布局,从创立之初的第一台牵引床向二维、三维甚至多维牵引床演变,同时伴随手动控制、电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迭代,公司全系列的牵引床产品线日益完备;第二个阶段是围绕康复产品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研发,由此形成声疗、光疗、电疗等系列产品;公司现处第三个阶段,围绕临床需求对专科、专病所需要的康复治疗设备进行研发,补齐专科临床需求的空白。
据何永正介绍,公司已具备为客户提供全领域康复医疗器械产品的能力,拥有20个系列、400多种产品的丰富产品结构。同时,公司还具备为客户提供骨科康复、疼痛康复、术后康复等康复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
何永正表示,上市后,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在10%以上。“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从100多人增至300多人,预计今年将接近500人。”
坚守疼痛治疗“最后防线”
深耕康复医械行业多年,何永正对国内外康复市场发展、需求动向、技术迭代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国外康复医械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目前基本处于产品迭代更新的状态,国内市场则仍处于发展初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拓展空间。因此,一个个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产品,成为翔宇医疗挖深护城河的硬核利器。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就是一大利器。2009年,何永正在国外偶然发现了体外冲击波产品,评估确认其疗效和技术含量后,便迅速着手进行研发。经过技术攻关,翔宇医疗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获批上市,广泛应用于疼痛的辅助治疗,如软组织疼痛类疾病及骨科类疾病等。“相较传统的物理治疗方式,体外冲击波具有更好的渗透性,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医学界将其视为疼痛治疗的‘最后防线’,如果它还治不好,通常就要做手术了。”何永正说。
体外冲击波产品只是翔宇医疗全院临床康复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中的系列产品之一。公司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认知障碍康复评估训练系统等8种产品入选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遴选的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目录,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等38种产品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此外,公司还被列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釆购目录,并被评为一级生产型供应商。
发力智能化迈向高质量
“上市后,翔宇医疗会继续重视研发投入、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业绩稳健增长。要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增长,就要对战略布局进行长期规划。”何永正表示。
创新研发方面,何永正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近年来,翔宇医疗已着手研发康复机器人,主要针对偏瘫、截瘫、踝关节损伤、脊髓损伤等肢体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训练。同时,公司及子公司还多次参与国家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包括科技部组织的2017年度“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中的“生-机智能交互与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项目、2019年度“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中的“脊髓损伤康复机器人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等。
产业布局方面,翔宇医疗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覆盖更多产品品类、占领更多细分市场。公司也希望借助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1+1>2 的协同效果。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详细勾画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路线图”,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特别强调“加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在何永正看来,康复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迎来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