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银行不能只想着给企业放贷款,不能只从资产负债表右侧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今日,在浙商银行业绩发布会上,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表示,未来浙商银行要将平台化战略拓展至各个业务条线。而其中,区块链技术将成为促进平台化战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据年报披露,去年末,浙商银行总资产达2.05万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20万亿元,增长16.26%。其中,平台化服务融资余额占全部授信业务余额比例达37%,较年初提高11个百分点。平台化服务企业6.25万户,较年初增长38%;融资余额6784.61亿,增长49.8%。
不良略有上升 将加大核销力度坚持平台化转型
据浙商银行年报显示,2020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42%,增加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1.01%,减少29.79个百分点。
对于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浙商银行副行长刘龙表示,2020年浙商银行按照“应核尽核”、“应处尽处”的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加大了不良核销力度。去年浙商银行共计提拨备201.66亿元,同比增长了6.69%。在增加计提拨备的基础上,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与转出,全年的核销与转出184.45亿元,核销率从上年的43%提升到了65%。
“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的基数比较小,容易受到个别企业的影响。所以去年虽然总体看不良率在上升,但分月度来看,有升有降。”刘龙表示,从业务和客户结构上看,浙商银行服务的客户中,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类企业占比较高,受疫情影响, 这些企业在去年也出现了经营压力。浙商银行也因此提前布局,加大了不良的处置力度。
在浙商银行披露的信息中看,公司贷款不良率为1.86%,较上年上升0.1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上升最多,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至6.01%。不过,浙商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的不良率仅为0.996%。
“小微企业的经验能否用于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贷款中,浙商银行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刘龙表示,浙商银行正在探索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且介入企业经营的产品,进入企业的产品,打造生态圈,来进行平台化业务的拓展。
发力平台化服务 区块链技术成核心驱动力
“未来浙商银行还将继续通过平台化服务模式,着重服务制造业、小微企业。”徐仁艳表示,在平台化服务模式中,浙商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互联网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把企业与银行之间联系起来,让企业的资产上链并可交易,这样既可以减少企业负债率和负债成本,又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融资,银行业务可能够持续可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和客户价值创造新需求,浙商银行已于去年全面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的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线上化、平台化、场景化、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的服务民营经济之路。
徐仁艳介绍,浙商银行从企业资产端着手,把企业的一部分流动性资产转换成电子金融工具记载的数字资产,利用区块链技术记载企业的债权、股权、货权。如该行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改造成了“区块链应收款”,在区块链平台上记载未来某个企业要偿还给收款人或收款企业具体资金额、期限等信息,并形成“债权凭证”,可以在区块链技术平台上进行流转。
“企业把债权凭证贴现在银行买入以后,企业就获得相应的资金。”徐仁艳表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没有增加新的负债,仅仅是把应收账款的资产转换成了动力资金,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降杠杆,融资成本也相对更低。而企业账面上如果有闲置的资金,也可以随时把资产买回去。
徐仁艳介绍,近两年来,浙商银行新业务投放主要采用了区块链的融资模式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区块链资产融资业务占2020年全行新增信贷资产的65%以上。未来这一模式将成为浙商银行服务于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
“使用区块链对于银行而言,有利于增强银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平台化的服务,浙商银行与一大批优质的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徐仁艳表示,区块链资产投放以后,信用风险大幅度降低,信用风险降低以后有利于增强银行的盈利。同时也大幅节约了资源的使用,实现了全链式的上下游之间的一体化,综合化的流转和运营。
此外,浙商银行还将平台化服务战略用到了个人零售业务中。徐仁艳介绍,近年来浙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也开始向平台化转型。在公司业务已有的平台化业务基础上,浙商银行还建立了“个人资产池”,针对个人金融资产与短期流动性需要展开相关的业务。
数据显示,浙商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宽业务边界,切入应用场景, 加强客户引流,持续推动个人贷款业务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总额3331.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83%。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