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的满城风雨的小米造车终于尘埃落地了。
3月30日,小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小米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首期投入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投入100亿美元。
同日举办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51岁的雷军说道:“这会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为了这个事业,我愿意压上我所有的声誉投入这一场战斗。”
然而一个月之前,小米曾发布公告否认造车传闻:“公司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导,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本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或受造车利好消息影响,小米股价在造车消息发布当日一度涨超7%,次日涨超11%,但股价冲高后回落,截至4月1日收盘,小米每股报价26.45港元,涨幅收窄至2.72%。
中国科技新闻网注意到,每当出现有关小米将要和车企合作或是小米即将进军电动车市场的报道,小米的工作人员总会进行反复辟谣。与此同时,小米的股价也在大幅波动。
有业内人士质疑小米此举涉嫌利用影响力做空股价,并且涉嫌信息披露违规。中国科技新闻网与小米方面进行核实,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应。
厚积薄发还是一时兴起?小米造车模式引猜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小米造车绝不是心血来潮,历时一个月的造车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小米在电动汽车领域早有涉猎。2013年,雷军就曾发文表示看好特斯拉的发展,2015年和2016年,雷军的顺为资本相继投资了蔚来汽车以及小鹏汽车的A1轮和C轮,小米旗下公司更是于2019年斥资5000万美元投资小鹏汽车。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目前“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企查查投融资显示,小米关于交通运输类的投资事件达到17项,其中,2012年,小米曾投资木仓科技,据资料显示,北京木仓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领域的实用应用开发商;2014年,小米投资了车载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商凯立德,和车载智能产品研发商睿米等。
小米的造车模式也引发了业界猜测,是将把汽车组装外包给合同制造商?还是采用代工模式?因为自建工厂对于目前的小米来说显然不现实。此前百度宣布正式组建智能汽车公司时,就选择了吉利控股集团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此外,小米竞争对手苹果、华为也屡屡传出将要入局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消息。
为何忽然涌现出众多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小米又为何选择此时入局?通信市场高级工程师杨波分析称,小米选择造车,首先是因为电动汽车本身很有潜力,市场是非常看好的。例如,蔚来、小鹏年年亏损,但是估值一路暴涨,而恒大一辆车都没造出来,不妨碍港股腾飞,造车毫无疑问是资本喜闻乐见的有“想象力”的前景,对当前小米低迷的股票无疑是强心剂,从资本市场所需的“发展潜力”来看,小米需要造车。
此外他还表示,10年投入100亿美元,从蔚来的发展前景来看,如果一切顺利,这个数字应该差不多撑到车商业化。小米造车不是没有机会,毕竟电动汽车属于换一个赛道,完美规避燃油车技术上的不足。当然造车要不是那么简单,传统的车企有品牌有内涵有技术,消费者也更信任一些。
响应政策紧追风口小米此次是飞是跌?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特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运用。到2035年,纯电动车能够成为车辆销售的主流,公共领域的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
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以上。而目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汽车总销量的5%左右。
而雷军此次“博弈”,的确响应了政策,紧追新能源汽车风口。小米也并不惧怕前期的亏损,毕竟截至2020年底小米尚有1080亿元的现金余额,这也成为了雷军的“底气”。
北辰集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颜景辉分析称,小米之所以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目前倡导节能减排的观念不谋而合,此外,我国的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的愿景规划里都提到了新能源汽车。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兴理念都坚定了小米将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与百度、滴滴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属于科技类企业,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电商化等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
然而,当小米真正入局之后,如何进行市场的客户定位、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如何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做好销售和售后环节等,都是小米需要探索的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