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黑天鹅”搅动下,四家A+H双料股 CXO公司交出了出色的成绩单,不改优良底色。
“医药茅台”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2020年营收为 165.35 亿元,同比增长 28.46%;归母净利润 29.60 亿元,同比增长 59.62%;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2020年营收增长36.64%至51.34亿元,归母净利润11.72亿元,同比增长114.25%;泰格医药(300347。 SZ;03347.HK)2020年实现营收31.92亿元,同比增长13.88%;净利润同比增长107.90%至17.50亿元;而在今年2月刚刚赴港二次上市的昭衍新药(603127.SH;06127.HK)2020年实现营收为10.76亿元,同比增长68.27%;归母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68.67%。
在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集采、医保目录、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相关政策出台落地后,CXO成为星光熠熠的赛道。而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曾于临床前CRO起家的头部企业们不再偏安一隅,早已开启了全产业链扩展,并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及持久的成长力将眼光看向国际市场。
政策带火CXO公司
四家CXO企业中,药明康德营收、净利润领先地位难以撼动。在美国区实验室服务的收入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较大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药明康德中国区实验室和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CDMO)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全面恢复正常运营;进入下半年,随着海外客户订单的较快增长,以及其产能利用和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药明康德整体下半年营收实现强劲增长,与2019年下半年相比涨幅超过30%。
药明康德表示,净利润提升则是在主营业务强劲增长的同时,2020年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分别实现6.06亿元以及5227.14万元,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8.70亿元,主要是公司所投资标的市场价值上升,增加了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投资收益。
记者从药明康德方面获悉,其“长尾客户”战略持续发力、大型制药企业渗透率继续提高。2020年,药明康德来自于全球“长尾客户”和中国客户收入 111.08 亿元,同比增长 28.3%;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 54.27 亿元,同比增长 28.8%。
在营收增长方面,昭衍新药则增幅最大达到68.27%;在净利润增长方面则是康龙化成增幅最大达到了114.25%。
这四家公司均属于CXO(包括CRO、CMO/CDMO),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企业,即药企的合同研发服务外包企业;CMO(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医药合同定制生产企业,指为指为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产品规模化/定制生产服务的机构,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是指医药领域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是一种新兴研发生产外包模式(从CMO延伸过来)。中国CXO行业从2000年开始逐步兴起。
众所周知,国际药物研发保持旺盛的势头,国际及国内药物研发合作也不断增加,支持了药物研发的服务需求的增加;从国内看,2016年药政改革,如一致性评价、优先审评、MAH、化药新注册分类等直接驱动了国内创新药研发,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CXO行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二级市场也给予了四家头部CXO企业积极的回应,在过去的2020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股价分别上涨了103.59%、134.01%、154.62%、150.51%。
国内“狼多肉少”头部企业海外寻订单
尽管国内CXO的市场庞大,但目前四家CXO头部企业的业绩引擎还是国际化。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研发外包企业资源分散,如药明康德形成规模的企业很少,药明康德前期的用户主要是国外药企,而目前中国的研发需求还未进入爆发期,因此CXO企业在国内抢市场主要是集中于抢头部50家药企左右的研发项目资源,而头部CXO公司则将眼光看向国外市场。
在药明康德与康龙化成于2017年、2018年先后赴港二次上市后,2020年泰格医药也奔赴港股,在今年2月昭衍新药也成为A+H双料股。在泰格医药与昭衍新药的招股书中都提及了国际化字眼。
目前昭衍新药2020年79.28%的收入(8.53亿元)来自于境内,而药明康德境外收入为123.90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则为74.93%。与此同时,2021年初,药明康德收购了OXGENE,一家位于英国的开创性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RO公司,并宣布收购位于瑞士库威(couvet)的一家制剂生产基地。
药明康德方面人士告诉本报记者,2021年将继续拓展,新增英国和瑞士生产基地;美国API/制剂生产基地也正在进行选址。
对于头部企业热衷于国际化扩张,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国内CXO企业众多,而药企的研发需求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所谓‘狼多肉少’,容易出现恶性竞争,压低价格,CXO企业的利润变薄,头部CRO/CDMO企业向国际市场拓展是必然趋势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的CXO公司具备以下一些优势,一是人口红利与工程师红利,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员是中国CXO产业发展的独特驱动力;二是资本市场支持,融资渠道放开与药物研发模式创新共同推进行业发展。随着国内CXO公司的积累,积累的案例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能够使达到FDA的认可,国际客户的认可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正向的过程。国外的制药企业也会考虑研发性价比,这也给国内CXO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契机。”鸿汇资产医药行业分析师杨莹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国外市场成为头部CXO企业争夺的市场,但是国内庞大的潜在市场同样值得挖掘。据沙利文预测,2020年中国药物CRO+CMO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至327亿美元,2倍于全球药物CRO+CMO服务市场的增速。
史立臣告诉记者,中国CXO企业随着国内政策调整逐渐发展起来,但也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上述大量CXO企业去服务头部不足50家的药企,进而造成恶性竞争;二是一部分药企并不了解自身的研发需求,这部分企业的研发需求则需要CXO企业引导出来。
“目前,中国CXO企业还是套用国外模式,药企提出明确的研发需求后,众多CXO企业去抢夺订单,而中国情况与国外并不相同,此前中国药企是相对封闭的市场,国外的很多新产品进入不了中国,药企都在舒适区中,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企业没有动力研发;近两年,中国审批政策加快并逐步打开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叠加一致性评价、集采、许多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政策引导药企加大研发,药企研发需求增加,但知道自己要研发怎样产品的药企并不多,”史立臣进一步表示,CXO企业在中国发展需要引导药企研发,帮助企业制订产品战略,根据药企发展历史、产品结构、市场优势,规划目前的药品,未来又要丰富哪些产品?而这些产品一部分可以依靠收购,一部分依靠研发好,CXO企业则可以负责研发。基于此,史立臣认为,CXO企业发展方向分为两方面,一是引导企业研发;二是整合现有资源,CXO企业的商业模式要改,在上游缺少项目资源,下游缺乏产品资源的情况下,整合资源比自建系统未来要更有竞争性。
全产业链扩展关键看人才背景
除了国家化之外,目前CXO企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则是向着全产业链扩展,除了药明康德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格局外,康龙化成也开始从临床前CRO向CDMO扩张。
从财报数据显示,康龙化成产品分为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及其他业务,实验室服务仍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年实验室服务收入为32.6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3.56%;CMC (小分子CDMO)服务在2020年的收入12.22亿元,比2019年增长35.54%。
康龙化成还表示,在进一步夯实实验室服务和CMC(小分子CDMO)服务的基础上,战略性布局并大力发展临床服务业务和大分子业务,研发服务能力和运营水平得到高质量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公司的全流程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平台。
CDMO一直被视为也被视为医药外包的“进阶版”,向CDMO拓展也意味向更高毛利的业务领域扩展,药明康德的财报中显示,其CDMO服务实现毛利21.77亿元,同比增长45.27%,毛利率上升1.28 个百分点达到41.22%。
对于行业全产业链扩张,杨莹表示,这一行业趋势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CXO公司都有向自身所在上下游拓展的动力,这样可以增加自身的业务量,同时也为客户带来便利。比如近年来康龙化成、凯莱英、博腾股份等小分子CDMO企业通过自建工厂或并购方式逐步向大分子CDMO拓展;另一方面,CXO公司虽然都是医药外包公司,但是具体的业务上差异非常大,主要差异在于“人的差异”,比如医药开发的前期工作,更偏向于“药学”人才,而临床阶段则为“医学”人才。人力要素之间是不可以通用的,所以在产业链拓展过程中也会是一个逐步延伸的过程。
临床CRO巨头泰格医药一直是轻资产运作,管理属性更强,而市场有声音认为这也是导致泰格医药向临床前CRO延伸有困难的原因。
杨莹认为上述说法是准确的。“CXO公司内部差异非常大。扩张并没有那么容易。同样的道理,产业链前端想扩张到临床CRO的业务也是困难的。‘轻资产、偏管理属性’也是有其门槛的,管理能力强本身也是护城河。个人觉得临床CRO的业务壁垒是非常高的。”
史立臣则认为,轻资产的CXO企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则更有优势,可以将临床前、中试到审批阶段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轻资产的CRO公司甚至可以去找各个阶段的企业投资参股、控股,风险低、快速获得资金回报。”
不过史立臣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一些CXO公司进行产业链扩展发展相对较慢与管理层背景有关,CXO公司的管理层多是技术型人才,更愿意在熟悉的领域发展,缺乏产业链思维和经营模式的思考。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