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期货日报”,作者杨美。
一季度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据卓创资讯监测,2021年一季度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参考30.96元/公斤,同比下降17.00%。季度内高低价差较为明显,且分别出现在季度初及季度末,二者相差12.30元/公斤,季度内累计降幅33.19%。分析人士认为,供给增加、需求低迷、非洲猪瘟等是短期内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
一季度猪价降势明显,3月下旬加速下行
方正中期期货生猪研究员徐菁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以来,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因素持续利空生猪现货市场。从供应端来看,尽管去年冬季至今非洲猪瘟令北方地区猪群产能大幅减少,但并不意味着今年1—3月出栏的商品猪产能是无效的。加上大量的淘汰母猪流入屠宰场,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此外,南方主要销区近期为了防控疫情出台各类严禁活猪调运的政策,由于担忧后期销售运输受阻,北方养殖户出栏意愿明显增加,猪价加速下跌。
从需求端来看,目前在季节性需求淡季的背景下,当前市场对于大体重猪源的消化较为吃力,特别是目前肥猪的价格已经低于标猪,养殖端二次育肥的积极性并不高。
“由于生猪疫情的影响,小体重猪抛售严重,造成市场供给增加,对现货端价格形成较大压力。”光大期货农牧类分析师吕品表示,春节前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疫情较为严重,这也是小体重猪抛售的主要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3月中旬以来,生猪现货价格进一步走低,到月末时创出季度最低价。对此,吕品认为,春节前后,生猪疫情导致养殖场封场,出现一定的被动压栏现象,这部分压栏生猪已生长为体重较大的肥猪,并在3月中旬集中出栏。此外,4月1日开始执行生猪禁运政策,也对3月下旬生猪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非洲猪瘟影响下,生猪产能恢复或将放缓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发布消息,非洲猪瘟虽然持续发生,但基本已趋于常态化趋势,规模养殖场防控意识也逐渐增强。
华创资讯分析师李素杰表示,2021年一季度处于冬季,北方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频次略高,但部分省份亦出台了对于外省猪源违规调运监管的政策,加大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管控力度。目前业内多关注南方雨季非洲猪瘟发生情况,建议业者做好相应防控,减少不必要损失。
未来,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能恢复会有怎样的影响?
李素杰认为,非洲猪瘟疫情的升级可能使局部地区阶段性的产能受损,但由于目前规模养殖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技术的进步,防控能力的提升,疫情常态化的发展,后备补给能力的提高,其对产能恢复的影响或是短时供应量紧张,产能恢复速度或一定程度上减慢,但生猪整体复产节奏仍是向前的。
徐菁认为,非洲猪瘟疫苗毒比野毒对养殖行业的影响将更为长远。从调研情况来看,疫苗毒对母猪种群造成的影响最大,其症状也因为猪群免疫力水平的不同更加多样化,增加了养殖场对早期猪群感染情况判断的难度。无症状猪排毒带来的结果就是,以前猪场重点是防范场外病毒的输入,现在还要防范场内已经潜伏在场内的病毒,这些都加剧了产能的不稳定性。在没有正规且有效疫苗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当前养殖密度很难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水平,产能仍然缺乏爆发性恢复的条件。
“进入3月,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生猪屠宰均重已逐渐上升,说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期需要重点关注梅雨季节南方疫情的发展情况,如果南方疫情控制得当,预计生猪价格会在5月中旬有所反弹,反之,南方疫情蔓延,小体重猪持续抛售,生猪价格将持续低迷表现。”吕品说。
生猪市场在二季度或迎来反弹行情
展望后市,方正中期期货生猪研究员徐菁认为,二季度生猪市场或将出现“缺猪不缺肉”的情况。
“一方面,随着养殖端大猪存栏见底,猪价底部将逐渐明确,大肥猪的消化使得肥标价格倒挂的情况逐渐改善,从而刺激下游开启二次育肥;另一方面,后期气温上升,北方家庭农场和散养户将开启大面积的补栏行为,当母猪补栏与二次育肥需求二者需求重合时,生猪价格有望得到提振。”徐菁说。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亚南认为,预计4月生猪价格或以降为主,其中月初及月末有小幅反弹可能,但降价主基调难改。进入5月,多数地区或陆续消耗完肥猪,前期非瘟、冬季仔猪腹泻等所带来的产能缩减现象有表现在市场上的可能,生猪行情有触底反弹的可能。到6月时,北方去产能的表现或进一步加强,标猪紧张局面彻底显现,行情或上涨,到6月末时,猪价或较一季度末上涨9.05%。
吕品认为,今年春节期间压栏的肥猪出栏预计会持续到4月底,因此在5月之前现货价格压力较大,难以形成趋势性反弹。预计5月中旬生猪价格或有一波反弹行情,反弹高度取决于下游消费的恢复程度、生猪疫情的控制情况以及生猪调运政策执行力度等因素。
“从饲料端来看,豆粕方面,巴西大豆大量到港在即,加之下游采购意愿不强,豆粕价格承压振荡,但受近期美豆预期种植面积降低影响,豆粕价格有所上涨,短期内仍有上涨的动能。玉米方面,3月国内秋粮售粮继续进行,贸易商出货意愿也有所增加,加之生猪需求不振,玉米现货价格也回落了110元/吨左右。近期玉米价格保持稳定的概率较高。”美尔雅期货豆粕玉米分析师戴俊玫说。
(智通财经编辑:陈秋达)